四川綿竹年畫欣賞,綿竹年畫村簡介以及綿竹年畫的傳承

綿竹市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邊緣,盛產竹子,其中最為著名的綿竹是造紙的上好材料。綿竹木版年畫技藝主要分佈在綿竹市城區劍南鎮和北部的拱星鎮、清道鎮、新市鎮、孝德鎮等地。

綿竹縣是全國年畫的主要產地之一,綿竹木版年畫因產於四川綿竹縣而得名。創於明末,清代乾隆、嘉慶前後為盛期。有門畫、斗方和畫條等種類。綿竹年畫一般分紅、黑貨兩類。紅貨包括門畫、斗方和畫條等;其中畫條分中堂、條屏、橫推、單條等,供廳堂、居室、走廊及牲畜圈等張貼之用;門畫有大毛、二毛、三毛等大小之分,貼大門、廳門、房門、灶門之用。黑貨是指以煙墨或硃砂拓印的木版拓片。多為山水、花鳥、神像及名人字畫,此類以中堂、條屏居多。生產過程是先起稿,後刻版、印墨版,敷彩,最後開臉。全系墨線填彩(只“印金”,是敷彩以後套一次金線版),沒有套色版。造型質樸,粗獷,色彩鮮麗,以濃豔見長。產品行銷西南、西北各省和其他地區。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綿竹年畫村簡介以及綿竹年畫的傳承

我國四大年畫之一的四川綿竹年畫,因出自綿竹而得名,當地人製紙作畫已有千年的歷史,這使綿竹年畫在清代就與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濰坊年畫、蘇州桃花塢年畫齊名,被稱為中國四大木版年畫。綿竹年畫在歷史的長河中,保留了中國傳統繪畫的技法,經歷代民間藝人不斷地實踐和更新,從內容到形式逐步形成了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

綿竹年畫歷史悠久,它起源於北宋,到明末清初進入繁盛時期。乾隆、嘉慶年間,綿竹全縣有大小年畫作坊300多家,年畫專業人員達1000餘人,年產年畫1200萬多份,產品除運銷兩湖、陝、甘、青及四川各地外,還遠銷印度、日本、越南、緬甸和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綿竹年畫以彩繪見長,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和鮮明的地方特色。綿竹年畫構圖講求對稱、完整、飽滿,主次分明,多樣統一;色彩上採用對比手法,設色單純、豔麗,強烈明快,構成紅火、熱烈的藝術效果;線條講求洗煉、流暢,剛柔結合,疏密有致,具有強烈的節奏感;而誇張、變形、象徵、寓意的造型,更具詼諧活潑的效果。

綿竹年畫的內容極其廣泛,有孔明、張飛等歷史英雄人物,有小説、戲曲的精彩畫面,有武士神像、動物花果等等。其中最有趣的是《耗子嫁女》、《三猴燙豬》、《狗咬財神》、《看官盜壺》等民間傳説。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綿竹年畫村簡介以及綿竹年畫的傳承 第2張

四川綿竹木板年畫欣賞

四川綿竹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江蘇桃花塢,被譽為中國年畫四大家。綿竹年畫很具濃郁的鄉土韻味和地方特色,年畫上面所繪大多是避邪接祥、辭舊迎新以及神話傳説、戲劇故事、歷史人物和畫鳥魚蟲等喜慶祥和內容。它風格獨特,既承傳了唐代年畫由畫師手工畫成的技法,又繼承了宋代的雕版印刷術的技術。從形式看,綿竹年畫分為斗方、橫披、中堂、條屏等,似同國畫分幅相近但卻另有一番風味。另外,綿竹年畫在用紙、用筆、用色上也別具一格。傳統綿竹年畫一般都用粉箋紙(當地所產的土紙上面塗一層薄薄的彭州白泥)和鴛鴦筆(特製扁筆,一邊蘸水,一邊蘸色),顏色多用礦物色和民間染料加膠礬調製而成。主色有佛青、桃紅、猩紅、草綠,其次是金黃、天藍等,突出單純強烈、鮮豔明快、對比和諧的色彩效果。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綿竹年畫村簡介以及綿竹年畫的傳承 第3張

綿竹木板年畫欣賞

該村採取年畫上牆的方式,以年畫廣場為中心,將整個年畫村劃分為仕女圖區、三國人物區、二十四孝圖區、十二生肖圖區、斗方圖區等六大各具特色的綿竹年畫圖區,內容中既有歷史故事、神話傳説,也有民間百姓生產生活的剪影,它們與廣場旁一幅獨立的大型趙公鎮宅圖一同向遊覽者傳遞着忠、孝、仁、義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價值觀。村裏有很多的年畫坊,畫坊內有供遊客挑選購買的各種年畫,一張16開的手繪年畫價格在5-10元之間,16開的手工絲繡年畫價格在160元左右,其他大幅的作品則要貴得多。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綿竹年畫村簡介以及綿竹年畫的傳承 第4張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

綿竹年畫分紅貨、黑貨兩大類。紅貨指彩繪年畫,包括門畫、斗方、畫條。其中門畫製作手法多樣:細活有“明展明掛”、“印金”、“鈎金”、“花金”;粗活有“常行”、“水墨”、“填水腳”。畫條,分中堂、條屏、橫推、單條等,供廳堂、居室、走廊及牲畜圈等張貼之用。門畫有大毛、二毛、三毛等大小之分,貼大門、廳門、房門、灶門之用。黑貨,是指以煙墨或硃砂拓印的木版拓片,多為山水、花鳥、神像及名人字畫,此類以中堂、條屏居多。

綿竹年畫源於明代,盛於清代。據綿竹縣誌記載,清代嘉慶年間,綿竹年畫已發展到鼎盛時期,當時專業的作坊就有三百多家,專門的從業人員有一千多名,當時僅門畫一年就要生產幾千萬對。這些年畫除了銷售到四川、雲貴,以及西南、西北或自治區以外,還遠銷東南亞一些國家。      和全國四大家的其他三家年畫:天津的楊柳青、山東維坊年畫、蘇州的桃花塢年畫相比,綿竹年畫最大的特點是以手繪見長。因為桃花塢年畫、維坊年畫他們全是用套印,印了墨線版以後,再用色版印。綿竹年畫開始時用墨線版,以後全部手工彩繪完成,所以民間藝人可以自由發揮,有很強的隨意性,也能體現藝人的個性,所以它的藝術特點非常明顯。      綿竹年畫過去用的紙張是一種專門粉紙,粉紙是用竹子造的一種紙,紙的面上再用一種特殊製成的白泥刷在上面。然後在上面印線、添色,所以它特別鮮豔。綿竹年畫色彩鮮豔,繪製多是採用天然顏料,靠彩繪藝人自己調配,如用蘇木製成紅色,用煙墨制黑色,取藍靛提藍,搗槐花籽做成黃色,這些顏色因製作方法不同,色彩個性張揚,有黃丹、裙青、桃紅、品綠等五顏六色,自然的顏色經久不退色,被稱為綿竹年畫的“大色”。      一幅年畫的製作要先由畫師起稿,刻版師雕版,再印刷到紙上描繪,其線條只起輪廓線作用,必須經彩繪藝人按程序手繪而成,形成了綿竹年畫水印與彩繪渾然一體的藝術特色,它是集體的勞動成果。一般採取流水作業的辦法,比如一家人全體都上陣。當時畫畫的習慣分為兩派,一派是以李方福為代表,他們畫畫的特點是全部把它貼在牆上,然後把顏色端在手上,有人專填紅色、專填綠色、專填黃色,最後一道工序是當家人也就是技術比較高超的人來開相,然後這個畫就算完成了。他們主要畫的是門神,特別是畫大門神。南派以陳興財為代表,主要畫的是斗方或比較小的門神,另外他畫畫的習慣是鋪在案台上作畫,也是流水作業。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綿竹年畫村簡介以及綿竹年畫的傳承 第5張

  另外,綿竹年畫還有一種叫拓片,內容都是名人字畫。這個拓片是全國其他的任何一種年畫所沒有的。經過刻版師的刻版再創造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流派。      綿竹年畫裏有一種獨特的畫叫填水腳。過去年畫作坊僱傭了很多彩繪藝人畫畫,到了臘月二十九整個製作年畫的工作都結束了,藝人看到顏色杯裏還剩了一些顏料,把它洗掉了很可惜,於是藝人用指頭把剩下的顏色填上去,剩了什麼顏色就填什麼顏色,所以他畫的時候就不受線條的約束,不受顏色的約束,而且為了趕時間他畫得很快,一揮而就把他全年的工夫寥寥幾筆就畫上去了。所以更準確地説,它更像一種寫意的門畫,這是綿竹年畫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畫法。      綿竹年畫由於地處四川盆地,受到巴蜀文化的影響,吸收了川劇的營養和四川人民的生活習慣。比如四川人愛吃辣椒火鍋,所以綿竹年畫也反映出火辣辣的味道,它的顏色特別鮮豔奪目,保持了四川濃郁的巴蜀特色,這就是綿竹年畫的顯著特徵,深受中外人士的喜愛。      這一張張年畫,就像一張張相片一樣,藝人們用勤勞的雙手,純樸的筆繪,靜靜地書寫出來,給人們留住了歲月,留住了回憶,也記錄了今天的幸福,這就是年畫藝術的永恆之美。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綿竹年畫村簡介以及綿竹年畫的傳承 第6張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綿竹年畫村簡介以及綿竹年畫的傳承 第7張

綿竹年畫的傳承:蓬勃新生 年畫節越走路越寬

位於綿竹新城的年畫博物館引人注目,這裏有堪稱國內最大的年畫門神(左為秦瓊,右為尉遲恭)。來自美國、以色列等國以及國內的賓客,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等知名年畫“掌門人”盡情領略這座“年畫之城”的風采。

2002年,綿竹市決定舉辦綿竹年畫節,時間為農曆臘月二十三至次年正月十五。十年綿竹年畫節,一路走來,一路壯大。

以會展帶動年畫產業發展。綿竹年畫產品銷售額從2002年的不足30萬元,增至2010年的3000多萬元;從3家年畫作坊發展到4家公司和26家個體作坊,從業人員從10人發展到800餘人。“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藉助災後恢復重建和江蘇大力援建契機,綿竹年畫迎來了蓬勃新生。

如今,綿竹年畫的傳承已形成一條年畫產業帶。北起九頂山麓遵道鎮年畫傳習所,那裏是震後綿竹年畫最先恢復和發展的地方,由常州援建者新建的傳習所聚集了周邊的婦女,拓展了“繡”年畫的技法;南到孝德鎮“年畫村”,蘇州援建者投資3045萬元,建設8個項目,成為培育年畫傳人、發展年畫產業、帶動羣眾增收致富的綜合基地,並形成了“前店後院”經營模式,10餘家年畫商家在此彙集;二者之間的新舊城區,則分別以“三館三中心”和劍南老街為依託,興起一批年畫作坊和專營銷售點。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綿竹年畫村簡介以及綿竹年畫的傳承 第8張

綿竹年畫的傳承:滋養精神 年畫傳遞幸福夢想

連日來,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欄目組奔走於綿竹大街小巷,採集“中國年味”。年屆95歲高齡的南派木版年畫傳人陳興才老人與孫子同台繪畫。陳興才説,要把綿竹人對幸福生活的感悟和追求,通過年畫藝術傳遞出家門、國門。

綿竹市委宣傳部部長羅應光説:“經歷了地震災難,我們深刻認識到,年畫不僅是民俗文化,還是根植於綿竹人血脈中的精神養料,引領着綿竹人民走過艱難困苦,走進新生活。”

遵道鎮譚氏姐妹是年畫高手,汶川特大地震摧毀了她們的家,老母親冒着餘震的危險,在廢墟中撿回幾張年畫。母親説,有了畫樣,恢復起來就不難了。

2009年歲末,綿竹處在大規模災後重建的特殊時期,舉不舉辦第八屆年畫節,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要通過舉辦年畫節,堅定綿竹人民重建美好新家園的信心,要讓年畫節成為綿竹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文化符號!”一場別開生面的年畫節在綿竹二號橋,這個曾經是亞洲最大的板房區開幕。與此同時,綿竹年畫首次走出家門,與蘇州桃花塢年畫聯袂辦展。

2010年下半年,中國文聯同意綿竹申請“國”字號年畫節舉辦權,以文化軟實力擴大新綿竹知名度與影響力。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綿竹年畫村簡介以及綿竹年畫的傳承 第9張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綿竹年畫村簡介以及綿竹年畫的傳承 第10張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

#p##e#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綿竹年畫村簡介以及綿竹年畫的傳承 第11張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綿竹年畫村簡介以及綿竹年畫的傳承 第12張

四川綿竹木板年畫欣賞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綿竹年畫村簡介以及綿竹年畫的傳承 第13張

四川綿竹木板年畫欣賞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綿竹年畫村簡介以及綿竹年畫的傳承 第14張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綿竹年畫村簡介以及綿竹年畫的傳承 第15張

四川綿竹年畫欣賞,綿竹年畫村簡介以及綿竹年畫的傳承 第16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