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縣木版年畫簡介、滑縣木版年畫圖片欣賞

説起木版年畫,人們首先便會想到天津的楊柳青、山東濰坊的楊家埠、蘇州的桃花塢、河南的朱仙鎮的木版年畫,這是由於他們在民間文化遺產搶救普查過程中被發現的早、媒體介紹得多,為大家所熟悉。

河南省滑縣慈周寨鄉李方屯(前二村)是我國傳統木版年畫產地之一,滑縣木版年畫從樣式、風格到內容都有獨特之處,題材多為民間信仰和祖先祭祀,甚至有詩經和奇特文字出現在畫面上。歷史悠久、畫風新鮮且內容豐富。

滑縣木版年畫簡介、滑縣木版年畫圖片欣賞

滑縣木版年畫產生於明代,距今已有500多年曆史,歷經27代藝人的傳承、創新和發展,逐步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並將技藝水平不斷昇華提高。滑縣木版年畫製作選料講究,版料均為上等梨木板材,紙張選用上等宣紙;繪畫工序繁雜,畫面根據不同的圖案內容,採用不同的色調和畫法進行繪製,雕刻則用陰陽刀法;畫面色彩多采用陰陽色,以大黃、大紅、大綠、硃紅為主,兼用涮色、工筆、水墨等繪畫技巧,表現形式獨特。 滑縣木版畫在乾隆年間大多是通過浚縣、內黃、東明、長垣、蘭考、開封縣及本縣的畫販銷往全國各地的,也有來自河北、山東、安徽、山西等地的畫販自己來採購的,這些畫販,專做批發木版年畫業務,有的連續做到第三代、第四代。每到臘月,紛至沓來,排隊等候,年畫生產不出來,有時在藝人家裏一住十幾天。至清朝末年已遠銷至東北三省、內蒙古等地,目前發現的畫幅上就有許多認不出來的文字。2007年滑縣木板年畫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馮驥才先生2006年11月到滑縣考察後稱:滑縣木版年畫是“普查、搶救文化遺產的一個驚人發現,半個世紀以來新發現的一個年畫產品。一種失落的文明,中州大地上一個被遺忘的歷史輝煌。

滑縣木版年畫簡介、滑縣木版年畫圖片欣賞 第2張
    滑縣木版年畫的題材多以黃河流域人民羣眾的生活習俗和傳統信仰為主,內容豐富,版面主要以人物、神話、典故、吉祥福祿、財、喜、壽等為主要內容,以族譜中堂、對聯等為表現形式,文化內涵豐富,體現了黃河流域廣大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美好向往,具有極強的黃河流域民俗文化特徵。

滑縣木版年畫內容豐富,以神像、族譜、神話故事、山水、戲曲故事等為表現內容,以中堂、門神、灶君、對聯、扇面等為表現形式,主要與民間信仰聯繫在一起,體現了古代人與天地之間一種和諧的期望。 滑縣木版年畫採用印繪結合的製作方法,基本程序為:繪稿、雕版、印刷、塗色,至今仍保留着這種最原始的製作工藝。    滑縣木版年畫因其表現內容豐富、製作繁雜及其悠久的傳承歷史,對於研究我國手工技藝的形成發展和區域民俗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佐證,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文化價值。同時因其體現了羣眾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觀賞收藏價值和市場開發價值。

滑縣木版年畫簡介、滑縣木版年畫圖片欣賞 第3張

滑縣地處開封朱仙鎮的正北方向,中隔黃河,相距不過百里,但風格卻有着極大的差異,在藝術上是完全獨立的年畫產地,是歷史上重要的但今天被遺忘的北方年畫中心。滑縣木版畫無論是在體裁、題材還是繪畫風格、製作工藝上,都與其他年畫有很大不同。

在體裁上,畫幅有大有小。大的以卷軸中堂為主,有的畫(如神像畫《七十二位全神圖》和祖譜畫《拾貳名義》)都達到六尺長,還有像幾乎家家户户都供奉的神像畫《天爺》也達到五尺長,還配有對子,很適合掛在堂屋正面的牆壁上。小的大多門畫大小。

在繪畫風格上,畫幅大的都是先用線版墨印,然後着色。滑縣的木版年畫的人工着色彩繪顏色大多是用水稀釋過的,且半透明,比較淡雅精細,部分以工筆、水墨為主,色彩和諧,人物造型鮮活。畫幅小的如人工着色,則色更淡,給人更多的想像的空間,如套色則以大黃、大紅、大綠、硃紅為主。

在題材上,滑縣木版年畫以神像和族譜為主,“敬神鎮宅降祥納福、天地眾神和諧共存”的主題非常突出,刻印的神像中,既有包括天地三界佛道各類神靈三皇、如來佛祖、玉皇大帝、千手觀音、奉山老奶、太上老君、土地神、雷神、送子觀音(送生老奶)、田祖(神農氏)、文財神比干、武財神關聖帝君(關公)等七十二全神這樣的大型神像,也有命名為“神之格思‘的以玉皇大帝、觀音菩薩、田祖、關聖和增福財神為主體的神像。其構圖上採取分層排列,主次分明,其板面複雜而清晰優美。這些大多是千百年來與中國民間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並長期信仰的土生土長的神靈。玉皇體現對天的崇敬,田祖神農氏開闢了農業種植,在以農立國的社會具有崇高的地位,觀音則以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得到廣泛信仰,關帝忠義千秋,後來更與比干組成文武財神踢予人間財富與福廕。它充分體現中原人民的崇拜和信仰,有着深刻的文化內涵。再次有《鍾馗捉鬼圖》類,粗獷豪放,誇張而富有美感。此圖民間則習慣貼掛在牀的裏牆,以避鬼邪,祛病鎮宅,多年來深受民眾歡迎。

此外,滑縣木版年畫還有一種“文氣”——它把字和畫結合得非常好,多把對聯、橫批與圖畫連在一起,字畫相配,文雅大氣,這也是中國人非常喜歡的一種方式。畫位於中間,而文字位於畫體周圍的對聯中。對聯與畫連在一起,形成一體。文字基本上分為三類:一類是漢字,多表示對神的崇拜;第二類是滿文,因為滑縣木版畫曾大量銷往我國東北;第三類就是至今難以識別、需要進一步去破解的文字。它有一點篆書的味道,與漢字又不大一樣,基本呈圓形,酷似花鳥字。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6年11月,我國搶救民間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主任、著名作家馮驥才在探訪豫北這個新發現的古畫鄉後,向世人宣告:“滑縣木版畫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未被發現的一個新的木版畫品種。”“它是一種失落的文化,是中州大地上一個被遺忘的歷史輝煌”。通過以上研究,也可以確鑿地認定河南滑縣的年畫是獨成一個藝術體系,是一個獨立的年畫中心,為我們從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戲曲文化、歷史文化及社會學、藝術學等諸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課題。

滑縣木版年畫簡介、滑縣木版年畫圖片欣賞 第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