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被忘記的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花朝節

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花朝節,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

這個節日的日期因為各地花信的不同而不是固定的,中原及其西南地區的花朝節是二月初二。東北和江南地區的花朝節是二月十五,還有一些特別地區以二月十二、二月十八作為花朝節日期。明代田汝成在《熙朝樂事》寫道:“花朝月夕,世俗恆言,二、八兩月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為花朝,八月半為月夕。”

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各地還有“裝獅花”、“放花神燈”等風俗。節期因地而異的現象,可能與各地花信的早遲有關。世界上像中國那樣定出花的節日的民族是不多的。

即將被忘記的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花朝節

節日典故花朝節在中國古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因地而異的現象,可能與各地花信的早遲有關。世界上像中國那樣定出花的節日的民族是不多的,可見中華民族對花的熱愛有悠久傳統。“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這是舊時江南民間慶賀百花生日風俗盛況的寫照,夜間在花樹枝梢上張掛“花神燈”,燈火與紅花綠枝相映成趣;更是一展各自手藝的好時節。花朝節,是紀念百花的生日,因古時有“花王掌管人間生育”之説,故又是生殖崇拜的節日。中國古代的農耕、魚獵全靠人力完成,人數越多,才越能顯出生產力的強盛,所以在古代,人們是希望子孫繁衍,人口眾多的。關於花朝節的記載,南宋楊萬里的《誠齋詩話》謂“東京二月十二日為花朝”。陶朱公書亦載:“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其風俗多是郊遊雅宴,盛唐即有此風,參加者多是些騷人墨客,有時也有親朋好友,在觀景賞花中飲酒賦詩,歡聲笑語,持續不斷。在宋代以前,過花朝節的一些高雅習俗只限於一些士大夫和知識分子之中,在民間並不普及。自北宋開始,其活動又有了新內容,增加了種花、栽樹、挑菜(採摘野菜)祭神等,並逐漸擴大到民間的各個階層。
節日現狀花朝節在全國範圍內廣泛盛行,始於武則天執政時期(公元690~705年)。上行下效,從官府到民間就流行花朝節習俗。田汝成所撰的《熙朝樂事》一書中有明確的記載:“花朝月夕,世俗恆言,二、八兩月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為花朝,八月半為月夕。”但到了宋代,花朝節的日期被提前到二月十二或二月初二。據《廣羣芳譜》載:“東京(即今開封)二月十二曰花朝,為撲蝶會。”《翰墨記》載:“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可見花朝節日期還因地而異。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為花朝,而南方則以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這種現象,與各地花信的早遲有關。我國南北氣候條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提早幾天為節日是合情合理的。花朝節一般在公曆中的日期是3月份,大致在節氣驚蟄到春分之間。此時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草木萌青,百花或含苞或吐綻或盛開,定其中一天為“百花生日”是十分恰當的。世界上像中國這樣定出花的節日的民族是不多的,可見中華民族對花的熱愛有悠久的傳統。“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清人蔡雲的這首《詠花朝》就是民間慶賀百花生日風俗盛況的寫照。吳自枚在《夢粱錄》中對當時杭州一帶的花朝節盛況作了更為詳細的描述:花朝節這天,人們除了要遊玩賞花、撲蝶挑菜、官府出郊勸農之外,這天還有女子剪綵花插頭的習俗。明代馬中錫《宣府志》載:“花朝節,城中婦女剪綵為花,插之鬢髻,以為應節。”到了清代,花朝節又有“賞紅”之俗,有詩云:“春到花朝碧染叢,枝梢剪綵裊東風。蒸霞五色飛晴塢,畫閣開尊助賞紅。”正是此俗的寫實。眾多的花農花販,於此日會集花神廟前,殺牲供果以祝神誕,或演戲文娛神,引得成羣結隊的遊客前來觀看,形成熱鬧的廟會場景。好事者或擇園亭勝地舉辦 “鬥花會”、“撲蝶會”,或於夜晚聚眾提燈遊行,謂之“花神燈”。 《清稗類鈔》中也載有慈禧太后於花朝節到頤和園剪綵系花,觀看“演花神慶壽事”的記述。 古代的花朝節燈火與紅花綠枝相映成趣;青年男女漫步花叢中,賞花談情;文人墨客觸景生情,吟詩作畫……對於各地花匠或花卉愛好者,這更是一展各自手藝的好時節。後來,不知什麼原因,這一傳統節日後來卻日漸消亡了。花朝節僅存在於我國廣西龍州一帶壯族人民的生活中。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舊街鎮的花朝節雖盛行八百餘年而至今不衰,但早已失去了舊時的詩意,而演變成一個商賈雲集的大型農貿交流會了。除此之外,花朝節已鮮為人知、很少有人提及了。 而“情人節”這樣的西方節日卻廣受追捧,據説連續幾年這一天的玫瑰花、巧克力也都十分走俏。近兩年,富起來的中國人在學習、工作之餘,種花、養花、賞花已蔚然成風,對於傳統文化的關注也越來越多,像“花朝節”這樣的傳統節日也在悄悄的恢復。首先,是各地愛好傳統文化的年輕人,自發的恢復傳統的花朝節活動。後來影響到一些著名景區,像杭州西溪濕地景區從2011年起,每年都會舉辦花朝節活動。
節日習俗祝神廟會傳説花神專管植物的春長夏養,所以,祀奉她的就不僅僅限於花農了,還包括耕種莊稼果蔬的農人。長江三角洲一帶多有花神廟,舊時吳越花農家還常供奉着花神的塑像。二月初二花神生辰,許多地方,不少農人都要聚集於花神廟內設供,以祝神禧,東北一帶還講究用素饌來供奉。有的地方還要演戲娛神,通常是由十二伶優分扮每年十二月的各月花神故事。由朱熹的詩,也可以看出人們對花神的感情。人們紛至沓來,就此形成廟會。這天夜裏,要提舉各種形狀的“花神燈”,在花神廟附近巡遊,以延伸娛神活動。遊春撲蝶古時,每逢花朝,文人雅士邀三五知己,賞花之餘,飲酒作樂,互相唱和,高吟竟日。縱觀二三月間的傳統佳節會發現,這一時期會有一系列遊春的節日——春節拉開了迎春的序幕,花朝節前後構成遊春的高潮。撰有名劇《桃花扇》的孔尚任,也曾寫有竹枝詞形容花朝踏青歸來的盛況:“千里仙鄉變醉鄉,參差城闕掩斜陽。雕鞍繡轡爭門入,帶得紅塵撲鼻香。” 宋時開封一帶的花朝曾流行“撲蝶會”,是當時民間頗有趣味的遊藝活動。種花挑菜這一天,各地還有栽花種樹的習俗,有點今天植樹節的味道了;挑菜,就是挖野菜——白蒿、薺菜正是鮮嫩的時候。“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曬種祈豐花朝吉日,正值芳菲醖釀之際,家家攤曬各類種子,據説要湊其“百樣種子”,以祈豐收。預卜的方法很簡單:是日忌雨,晴則帶來百物豐熟的吉兆。製作花糕唐代的節日文化與飲食文化都十分發達。據傳武則天嗜花,每到夏曆二月十五花朝節這一天,她總要令宮女採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製成糕,用花糕來賞賜羣臣。這種糕有着花瓣的馥郁和穀物的芬芳,很快就上行下效,宮廷坊上一時分外流行。
各族花朝節壯族花朝節壯族花朝節又稱“百花仙子節”。壯族民間節日。流行於廣西龍州、寧明等地。每年農曆二月初二舉行。節日裏,男女青年彙集在長有木棉樹的平壩對歌。歌中必有歌頌百花仙子的內容。青年男女對歌情深,歌為引子花為媒,在真摯的歌聲中贈花定情,便拋繡球和互贈禮物。所得繡球不帶回家,待日落分手時,掛到木棉樹(民間認為百花仙子常住在木棉樹中)上,以求百花仙子保佑愛情永結,心地潔白。白族花朝節大理山下的白族人民,則於農歷二月十四舉行“春會”,屆時家家户户門前以盆栽花卉搭成“花山”,形成花山櫛比的一條條“花街”,絢麗多彩,蔚為壯觀。古城及城郊的居民和農民身着盛裝走出家門,到大理古城各條街道逛花街,賞花景。

即將被忘記的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花朝節 第2張

《風土記》雲:“浙間風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競放,乃遊賞之時,花朝月夕,世所常言。”

每到花朝節的時候,人們就會相約結伴去郊外遊玩賞花,這也被稱為“踏青”。女兒們喜歡在這一天剪出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這就是“賞紅”,還有的一些地方女子們會剪綵花插頭、撲蝶。《宣府志》有載:“花朝節,城中婦女剪綵為花,插之鬢髻,以為應節。”《清嘉錄·二月》言:“(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閨中女郎剪五色彩繒粘花枝上,謂之賞紅。”

即將被忘記的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花朝節 第3張

花朝節真正在全國流行起來的時候是武則天時期,據史料記載,武則天痴迷於花。每當到了花朝節,她就命令宮女採百花制糕點,然後賞賜眾大臣。後來,這個活動逐漸從宮裏傳到了官府和民間,成為全國重要的節日。

在《博異記》和《鎮洋縣誌》中有另一個關於花朝節起源的美麗傳説。據説在唐朝天寶年間,有一位花迷,名叫崔玄微,十分有名。在二月的一個夜晚,有一羣百花精變幻成嬌豔的女子進入崔玄微的花園。百花精對他説:“我們本來該趁着春天綻放的,但是風神卻阻撓我們,所以想請你幫助我們。”崔玄微答應幫助她們,後來按照百花精的指示,崔玄微在彩帛上畫出了日月星辰,等到了二月十二日五更天,他把彩帛懸掛於花園中的花枝上。突然間狂風呼嘯,但是花朵有彩帛保護,所以一朵也沒有被吹落。這件事被傳開後,受到愛花者的讚揚,被爭相效仿,慢慢的變成了一種護花習俗,稱為“花朝”。

即將被忘記的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花朝節 第4張

乾隆時期有一進士洪亮吉曾作詩:“今朝花朝無一花,今夕月夕亦無月。”後來花朝節日趨衰落,現在只有我國廣西壯族、湖北武漢還有過這一節日的習俗,不過在那裏花朝節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型農貿交流會,從前的賞花意藴早已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