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傳統壁畫製做方法

中國民間傳統壁畫製做方法

製作畫壁的一般程序是:
  
  1 壁面底層處理
  (1)釘麻和壓麻。釘麻作法是在坯磚縫中,每間隔50cm釘木橛或竹楔子,將麻纏繞其上,叫做釘“麻揪”,或在釘子間來回纏繞,拉成網狀。壓麻作法是:在砌磚時就把麻橫壓在牆內,抹灰打底時把麻分散鋪開,軋入灰內。釘麻和壓麻作法可同時並用。
  (2)往牆面上撒水。工匠中有“水是瓦匠的膠”之説。乾淨濕潤的牆面有利於牆面和畫壁的附着。
  
  2 畫壁打底
  (1)在經過前道程序處理過的牆面上抹一層大麻刀打底泥灰。這層灰以找平為主,是粗泥灰。粗泥灰由粘土(膠泥)和洗淨的大粒砂,加麻刀(麥秸杆)和勻。用大抹子在牆壁上厚抹一層,約2cm。表面不要太光,也可用瓦刀劃斜紋,便於第二層着壁牢固。
  (2)第二層上細泥。細泥由粘土加細砂(土6:砂4)加麻刀、麻紙漿、動物毛等攪均拌勻,在第一層灰幹至七成左右時鋪蓋上第二層灰。應儘量用大抹子搓平。
  具體作法是,先把粘土用水泡開。用木棍攪成稀粥狀,讓渣沉後,澄出於容器,再加細砂和麻刀攪拌勻。在往壁面上抹時,可隨抹隨噴水。如面積大,不能一次抹完時,可分段隨抹隨軋。厚度約1.5cm。整個打底灰(含第一,二層)厚度至少應在2cm~3cm以上。
  
  有的地方,畫壁面層泥灰,還有用摻蒲捧、棉花、麥殼等。採用砂上泥灰,而不用白灰(石灰),“是因砂土是石性,不致泛鹼,鹼性有侵蝕顏色的缺點”。(劉凌滄先生語)
  
  3 刷罩壁面
  (1)刷自漿。在打底灰漿未乾時刷 白堊土漿(白堊土,又名聞喜土,北京俗名土粉)。
  自漿調配法:把白堊土傾入盆裏,加涼水浸,半小時後土塊溶解,用木棍攪成粥狀,再加生豆漿,比例各佔二分之一,用排筆刷於牆面,行筆用力要勻,橫豎各刷一遍,乘底層未乾時刷,稍停,再用抹子軋平。刷白漿忌用石灰,石灰性熱,容易把顏色浸蝕變色,再一種作法是,在二層打底灰後,不再刷白漿。
  (2)刷膠礬水。畫壁製作的最後一道工序是刷一至二遍膠礬水,待乾透後作畫。
  膠礬水調配的方法是:先把明礬研成粉狀,用温水化開,乘温再把稀膠水傾入水中,攪勻即可。比例是:膠2,礬1、水25。膠用廣膠,性柔不暴。膠大會滑而滯筆,礬大澀筆。以往畫工測試膠礬大小的辦法是用舌尖嘗試,如發甜,稍有澀感,則可。澀舌尖則礬量過大。刷膠礬水時,要用排筆一筆挨一筆刷於壁面,勿讓重疊,重疊會使礬性不勻,影響作畫效果。
  
  在傳統壁畫的制繪中,膠礬水的作用很重要。膠礬水有固壁畫不脱落和使彩色鮮明堅固的作用,如果在畫壁上不刷膠礬水,作畫時打底灰或白漿粉會翻上來,使畫面顏色暗暈混雜。《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史》中稱:“在我國古代建築的石灰粉刷工程中對礬類物質的應用。這是我國在膠凝材料發展史中的一個貢獻,是在無機膠凝材料中對化學填加劑的創造性探索,……使用明礬液罩面,甚至可能形成水化硫銀鈣之類的物質。因此可以説在我國古代就已經在為提高皎凝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探索填加劑了。”
  
  壁畫設計稿和繪製程序
  
  1 第一步:起稿
  民間藝人的壁畫稿,叫“粉本”或“譜子”,把繪製壁畫的過程,行話叫做“攤活兒”,就是把工作攤開的意思。“粉本”,在漢唐時代已很流行。據記載,唐玄宗忽思嘉陵江水,派吳道子到當地觀察,待他回長安後繪在大同殿壁上。吳道子歸後,唐玄宗問他畫了什麼時,吳道子回答説:“臣無粉本,並記在心。”“粉本”的初稿,多出於高手畫師所創作,藝術水平很高,學徒都把“粉本”作為學習的範本。一套粉本,往往父、子、師、徒相傳、看作財富,使用多年。徐悲鴻珍藏的宋著名白描《八十七神仙卷》據傳原來也是壁畫粉本稿。
  “粉本”使用的過程是:(1)把創作精確的畫稿,謄在堅韌的白麻紙或羊皮上。(2)順着畫面的墨線,用針刺成連續的小孔,俗稱“扎譜子”。3)使用時,把“粉本”張於牆壁,然後用兜着白粉(或紅土)的小布兜,沿着線條拍打,白粉順着針孔漏於牆壁,揭開後,畫稿上的形象輪廓便顯現在畫壁上。行話叫“漏譜子”。(北方的壁畫,在畫壁抹完灰後先刷一層灰色地子,行話叫“吊皂”,在灰色底上漏白粉譜子會更清晰易見。如果是白牆,則用紅土漏譜)
  另一種使用粉本的方法是拓稿方式。先用木炭條或只用水調的粉狀顏料,在譜子背面,依線勾描一遍,翻過來鋪在牆壁上,用布巾在正面用力擦,揭開後,稿子上的形象便印在壁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