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方連續剪紙工藝以及相關介紹

花邊圖案又稱二方連續圖案。是對摺基礎上的橫向延伸。

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單獨紋樣、適合紋樣、二方紋樣……二方連續紋樣由於具有重複、條理、節奏等形式,應用最多:原始社會的彩陶器上,二方連續紋樣裝飾已有了很高的成就;商周時青銅器上二方連續紋樣風格厚重、古樸變化極多;漢代漆器上面的二方連續紋樣裝飾達到了很高水平;唐代唐草紋結構嚴謹,風格典雅、富麗。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各兄弟民族在服飾和用具的美化上多用二方連續紋樣,並有其各自的傳統特色。如廣西的壯錦,四川的蜀錦、湘西苗族花帶、土家族織錦……。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生活用具器物及建築裝飾上,二方連續紋樣的裝飾也隨處可見:如染織的花布、花帶紋樣、書籍的裝璜、商品包裝、黑板報的美化等均廣泛應用。  二方連續紋樣的骨式分為散點式、傾斜式、垂直式、波紋式、水平式、幾何式、結合式等,每種形式可有四種排列方式:順序排列、顛倒排列、正反順序排列、正反顛倒排列。

剪紙設計與繪製步驟:

畫兩根平行線,並適當定出長度,根據長度劃分若干等分單位.,在草紙上設計繪製出一個單位紋樣.

二方連續剪紙工藝以及相關介紹
二方連續剪紙工藝以及相關介紹 第2張
二方連續剪紙工藝以及相關介紹 第3張
二方連續剪紙工藝以及相關介紹 第4張
1、準備一張長條紙。2、對摺。3、再對摺。
二方連續剪紙工藝以及相關介紹 第5張
二方連續剪紙工藝以及相關介紹 第6張
二方連續剪紙工藝以及相關介紹 第7張
4、直至大小比例適中。5、繪製圖案。6、剪成便可。

二方連續剪紙工藝以及相關介紹 第8張
二方連續剪紙工藝以及相關介紹 第9張

傳統圖案中二方連續的形式語言

二方連續圖案是中國傳統圖案中的典型代表形式,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圖像文化。二方連續圖案中統一的表現形式和多變的骨骼結構、靈活的色彩搭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研究二方連續圖案的成因、發展演變及其形式美法則對我們理解中國傳統圖案有很重要的意義。

1 背景

圖案教育家、理論家雷圭元先生在圖案基礎一書中,對圖案的定義綜述為:"圖案是實用美術、裝飾美術、建築美術方面,關於形式、色彩、結構的預先設計。在工藝材料、用途、經濟、生產等條件制約下,製成圖樣,裝飾紋樣等方案的通稱。[1](P.3)而傳統圖案則是由歷代沿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藝術風格的圖案。中國傳統圖案的最早記錄是原始社會的彩陶圖案,距今已有6000~7000年的歷史。

2 傳統圖案中的二方連續

2.1 二方連續的概念圖案按組織形式分有單獨圖案、角隅圖案、適合圖案、邊緣圖案和連續圖案。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即屬於連續圖案,也是具有民族藝術風格的傳統圖案。以一個或一組單位紋樣向上下、左右循環往復、無限延長的連續紋樣稱為二方連續。一般二方連續紋樣呈帶狀,上下連續稱為"縱式",左右連續稱為"橫式",對角連續稱為"斜式"。四方連續則是上下、左右四方無限反覆、擴展的紋樣。[2](P.19)由於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只是不同方向上的連續,所以下文以二方連續為主,着重分析它的形成原因、發展演變和形式美法則。

2.2 二方連續的形成原因二方連續的產生,使單個簡單圖案連續成帶狀的方法隨着年代的更替慢慢傳播,並逐漸成熟起來。那麼是什麼促使中國的傳統圖案由單一走向連續,由分散走向密集,由平淡走向神奇呢?這就要回到二方連續最早的表現形式彩陶圖案去探尋了。

彩陶圖案是新石器時期的先民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感受來表現對生活的讚美、追求和幻想,他們用簡陋的工具創造出了優美的圖案,充分顯示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彩陶圖案一直沿用至今,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最初的彩陶圖案並不是連續的,而是單個的幾何形或者動植物旋紋(見圖1A,圖1B),這些紋飾的組合富有弧線的美,裝飾在器皿那膨脹的腹部上,既顯得整體造型豐滿,又給人一種圓轉流暢的感覺。[3](P.7)真正成熟的連續紋樣的出現是在距今約六千年的仰韶文化早中期的廟底溝型的彩陶紋樣(見圖1C),晚期的馬家窯型彩陶還出現了連續水紋和植物紋(見圖2)。從考古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新石器時代遺址大地灣類型二至四期,相當於仰韶文化的早、中、晚期。大地灣二期常見的彩陶花紋多寬帶、直邊、三角、平行線和折線,基本上不用曲線和弧線,顯得簡樸平直,而寬帶紋一般飾於直口缽的上口沿外部。[4](P.39)

二方連續剪紙工藝以及相關介紹 第10張
圖1 彩陶圖案

二方連續剪紙工藝以及相關介紹 第11張
圖2 馬家窯型彩陶紋樣

從圖形的演變窺視二方連續紋樣的形成原因,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

第一,自然景觀的啟示。新石器時期的先民們生活在幾乎是第一自然的世界。他們接觸的是純自然的沒有經過人為加工的事物,如天上的星星、雲朵,地上的水紋、植物、獸羣等,這些自然景觀都啟示着先民們開始模仿,長時間的模仿促使人們對自然事物的反思,繼而開始解構、重組,將幾何紋樣聚集成團,排列成行;第二,生活的感受,經驗的積累。原始社會的先民們從事的社會活動多數處於生存層面,如捕魚、狩獵等,這些活動所要用到的工具如魚網、繩子、編織物等等,都是由單元的個體反覆排列成面構成的。這些形式的反覆出現使先民們自然而然地在造物過程中也加入了重複排列的概念;第三,與造型的吻合。新石器時期的生活用品大多是杯、碗、盆、罐等等,造型都是以圓形為主,尤其是圓形沿口的位置往往需要一定的裝飾。這就很自然的將單一的圖案沿着圓形沿口環繞形成了帶狀的連續圖案。加上幾何圖案之間很好的連接性和無限的伸展性,促使了連續圖案的產生和發展。從視覺角度看,當時的人們的生活方式都是席地而坐或席地而卧,視線高度離地面不遠,所以在陶器的裝飾上,中上部分的裝飾比較多,這是一個造型和生活方式的結合;第四,裝飾效果的加強。從前面的圖案我們可以看出新石器時期的單一圖案比較簡單質樸,基本以單獨的點或面存在,表現力和藝術張力都比較單薄。因此,在形式上單體的重複排列形成的帶狀連續,可以產生視覺上的拓展和延伸,裝飾效果也加強了。可以説這是原始先民的一個再創造的過程。

如果説單一圖案是先民們對自然世界的模仿,那麼,帶狀連續圖案的產生就説明

了先民們不止停留於模仿階段,而是在模仿的基礎上能加以變化、打散和重組。這是原始藝術創作的萌芽,也為後面圖案的各種變化奠定了基礎。

2.3 二方連續的發展演變縱觀其發展歷史,可以將涉及到二方連續的紋樣,從題材、工藝和風格等幾方面總結如下:

二方連續剪紙工藝以及相關介紹 第12張
從上表可以看出,最原始的二方連續源於新石器時期的彩陶,隨之演變成對稱型的帶狀紋樣。後期的獨立式和適合形都是在連續圖案的基礎上獨立出來之後,形成一種更豐富飽滿的藝術表現形式。

3 二方連續的形式美分析

二方連續圖案應用範圍十分的廣泛,不僅可以獨立應用,還可以與其他藝術形式同時應用在各種介質上。這和二方連續圖案的構成是分不開的。下面就從二方連續的骨骼、色彩和構成三方面分析其形式美。

3.1 骨骼分析二方連續的骨骼結構主要有以下幾種:(見圖3)設·計2在@線.中國1、散點式:以一個點為主要單體重複構成,具有密集效果,顯得整齊、有序。2、直線式:①有明確的方向性,可垂直,可水平,可向上或向下,也可以上下交替;②傾斜排列,有並列、穿插等形式;③以折線的形式排列,有直角、鋭角和鈍角的排列方式。整體效果乾脆利落。3、波紋式:以波浪線為骨骼,其他紋樣依附波浪線,分為單線波紋和雙線波紋兩種,可同向排列,也可反向排列。節奏起伏明顯,動感較強。4、一整二破式:中心位置有一個完整形,上下或者左右各有一個半破形。以此組合為單元體排列。5、綜合式:幾種形式疊加在一起。

二方連續剪紙工藝以及相關介紹 第13張
圖3 骨骼結構圖

從二方連續的骨骼結構我們可以看出,二方連續的基本構成形式是線。無論是點、圓、長線、短線最終彙集而成的都是帶狀的羣線。羣線的組合可聚集可分散,可交叉可循環,這樣才可以無限反覆排列,形成帶狀圖案。線的魅力在於不論直線曲線都能給人的心理帶來強烈的反應。直線的乾脆利落,曲線的波瀾起伏都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享受。這正是中國傳統圖案中對線的最初運用。由於每個民族對線的排列重組在理解和表現手法上不同,才有了這些多變的元素組成形式統一但韻味不同的連續圖案。因此,二方連續才得以成為一種具有民族藝術風格的傳統圖案而流傳至今。

3.2 色彩分析設計在線.中國客觀的説,二方連續圖案的關鍵是其骨骼構成,由於二方連續圖案不能獨立存在,它必須依託某些載體或者介質來表現。所以,二方連續在某些載體或介質上的色彩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時,色彩往往成為一種手段,使圖案更加形象生動即達到"以色扶形"的目的。

色彩對比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彩並置在一起時產生的色彩差別。[5](P.72)其中,三原色即紅黃藍之間的對比是最強烈的色相對比,他們之間的對比視覺衝擊力最強。利用色彩的明暗程度形成的明度對比也能使傳統圖案呈現出規律的色彩梯度變化,產生調和的效果。中性色的加入是傳統配色中的常用的調和手段。在金、銀、黑、白等中性色的緩衝配合下,有着強烈對比色的圖案呈現出富麗堂皇、簡潔大方、淡雅秀麗等各種不同的風格。如圖4A中所示,在高純度的藍橙對比下加黑色底緩衝視覺,中間的橙色圓點跳躍而不刺眼,活潑又不失莊重,很好地將黑藍橙中的和諧延續着;圖4B中採用明度調和的手段,通過改變同一種色相的明暗來達到調和的目的,顯得清新秀麗;圖4C中的連續圖案色彩豐富,運用了多種原色對比,其中加入了同一顏色白色來達到調和的目的,這種同一色相的調和手段使整幅圖案不至於顯得刺眼與雜亂,補色在相互混合的對比中統一。

二方連續剪紙工藝以及相關介紹 第14張
圖4 色彩豐富的二方連續圖案設計在線.中國

3.3 形式法則分析圖案的構成是根據點、線、面以及色彩的視覺心理,運用形式美的原則,結合材料、工藝、技術及功能等方面進行總體意匠。在二方連續圖案中體現着許多造型藝術共同的美的規律和法則。

①、變化與統一。變化是指圖案中各組成部分的差異,統一是指各個部分之間的配合、關聯和一致性。二方連續圖案正是由富有條理的排列形式不斷重複着一個基本元素。如前文所述,連續的反覆的紋樣更加有裝飾效果,並且顯得井然有序、氣勢磅礴。另外,排列的形式多樣也增加了二方連續圖案的趣味性和多樣性,使得二方連續圖案在能夠統一製作的同時更具有觀賞性。由於二方連續圖案的形式、排列方式、色彩等都是有規律的,整體上説,二方連續圖案是趨於統一的。但我們不能忽視隱藏在統一中的形象、色彩等要素的差異。各種形象、色彩和造型之間的矛盾、衝突和對比,最終造成在形、色、質、空間和量上的相對平衡,這就形成了一種和諧的、主從的、平衡的統一。這種多樣性的統一,使二方連續趨於和諧。

②對稱與均衡。對稱是二方連續圖案中最突出的構圖形式,任何單個二方連續圖案都是對稱的,二方連續圖案以單一的紋樣無限重複、擴展,形成絕對的平衡。而均衡則是相對的平衡,二方連續中存在一些跳躍性的元素,給人以同量不同形的感覺,實現了心理量上的平衡。同樣,在色彩上,也通過在明暗、純度、亮度上的對應,體現對稱,虛實動靜的結合,實現了視覺效果上的統一。

③節奏與韻律。二方連續圖案中的反覆排列和色彩的明暗、色相的重複註定了其具有很強的節奏性。和諧為韻,規則為律。這些直線的速度、波浪線的流動,形狀高低長短的變化形成了節奏的延續,捲曲的草紋、飄動的火紋,豐富的內部結構,鮮明的層次、階梯的色彩等等都從不同方面體現了韻律的美感。

總之,二方連續的設計者善於把生活中感受到的對稱、平衡、變化、統一、節奏、韻律等現象,用點、線、面組織成抽象而優美的種種"母題"。並用反覆出現的藝術手法,給觀眾帶來愉快,就像原始的音樂舞蹈,激盪在人們的心中。[6](P.14)

4 結語

二方連續圖案中不變的表現形式和多變的骨骼結構、靈活的色彩搭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不斷地創新二方連續的造型內容,豐富它的人文內涵,使它從古老、質樸、生動的彩陶圖案發展到現在多樣、絢麗、鮮活的各種紋飾,且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的二方連續圖案都各有特色。設計在線.中國

從傳統紋樣的發展演變可以看出,二方連續是我國傳統圖案中的一種基本構成形式。從對二方連續圖案形成原因的推斷可知,原始的二方連續圖案記載着人們對自然事物再創造的過程,更記錄着先民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和思想動態。二方連續圖案形式美的分析中,

線的構成給人的心理帶來強烈的反應,線的直曲不定構成了多種圖案美。也正是因為這樣,以不變應萬變的二方連續紋樣才給我們對歷史文化的理解帶來了廣闊的思考空間和無限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