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縣剪紙 區區民間的剪紙藝術登上大雅之堂

中國剪紙藝術歷史源遠流長,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實用性和裝飾性。同時,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剪紙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並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許多剪紙勝地。不同地域的剪紙體現了當地的風俗人情,也承載着地方的文化和歷史。一個個剪紙勝地,用剪刀巧妙地剪裁出華夏中國的錦繡山河和五千年的燦爛文明。

蔚縣剪紙 區區民間的剪紙藝術登上大雅之堂

河北省張家口地區的蔚縣剪紙源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

蔚縣剪紙最初借鑑的是刺繡的花樣和寺廟進行佛事活動所用的紙質裝飾品。河北武強木板水印窗花和天津楊柳青木板年畫的製作藝術,對它也有影響。

蔚縣剪紙 區區民間的剪紙藝術登上大雅之堂 第2張

蔚縣剪紙的原料是薄薄的宣紙,剪紙工具是小小的雕刻刀。雕刻完成後,要在紙樣上點上明快的色彩。

蔚縣剪紙的製作過程包括三道工序:繪圖和薰樣、雕刻、染色。繪圖就是繪出畫稿,然後才可以把畫稿放在紙上剪刻。薰樣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繪圖。把舊畫稿放在一張同等大的白紙上面,在這兩張紙下面鋪上一塊木板,然後用清水噴濕舊畫稿,再放到油燈上燻烤。薰到全黑後,揭去原畫稿,白紙上便留下薰成圖樣的陰版。一張畫稿可以製作多張陰版。把一沓白紙在一個軟皮底的長方格盒子裏固定起來,上面鋪上陰版就可以開始第二道工序了。

蔚縣剪紙 區區民間的剪紙藝術登上大雅之堂 第3張

蔚縣剪紙以刀工精細而聞名。藝人所用刀子可達30多種。在雕刻技法上,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這也是蔚縣剪紙不同其他地方的最大特點。

蔚縣剪紙 區區民間的剪紙藝術登上大雅之堂 第4張

第三道工序為染色。染料被稱為品色。品色用白酒調過,色彩只會下沉不會外溢。染色時用毛筆沾上品色點染,一次可透染四十多張,但必須在一種顏色幹後再染第二種顏色,以免潮濕串色。

蔚縣剪紙 區區民間的剪紙藝術登上大雅之堂 第5張

蔚縣剪紙的圖案內容種類繁多,達2500多種。有單一圖案的,如戲曲人物、臉譜、山水、風景、花鳥、魚蟲等;也有吉祥語組合圖案的,如金猴獻瑞、生肖納福、連生貴子、喜鵲登梅等等。它的用途也從以前的窗花擴大到了年畫、門畫、賀年片、書籤、封面等等。

蔚縣剪紙 區區民間的剪紙藝術登上大雅之堂 第6張

蔚縣剪紙以刻代剪,形成蔚縣剪紙的獨特風格。同時色彩濃烈豔麗,有“三分刀工七分染”之説;用色大膽,馬、牛、羊、豬都可以是紅色,灰老鼠也可以有紅嘴、粉爪,極富情趣和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