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汴梁風箏簡介、開封汴梁風箏欣賞

開封汴梁風箏簡介、開封汴梁風箏欣賞

開封汴梁風箏簡介

風箏源於春秋時代,至今已2000餘年。在我國,風箏最初並不是玩具,而是一種武器;到了唐朝,風箏才成為娛樂工具;宋時,隨着市民文化的發展,放風箏成為東京人清明節的主要活動。因此,開封汴梁風箏傳承千年,至今不絕。圖為開封藝人制作的風箏。

相傳“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到南北朝,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的。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户外活動。宋人周密的《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裏都有放賜箏的生動景象。社會上也出現了一種專門放風箏的藝人,被稱為“趕趁人”。  開封風箏歷史久遠,民間藝人制作的鷹、鶴、燕、蝶、蟬、魚、蜻蜓、龍頭、蜈蚣等,屬風箏中的上品。汴梁風箏以龍亭風箏最有名氣。  開封風箏大體可分為6類:  硬翅類風箏:如大腳燕、蟬、馬褂等;  軟翅類風箏:如鷹、蝴蝶、燕子、鳳凰等;  串類風箏:如串雁、串企鵝、龍頭蜈蚣等;  桶形類風箏(或稱立體風箏):如宮燈、火箭;  板子類風箏:如七星、八卦等。  此外還有無骨架類風箏。  汴梁風箏品種多,扎工精細,惟妙惟肖,花樣百出,巧奪天工。張明、薛文藝創作的“巨龍飛騰”大型風箏長200餘米,頭部重20千克,騰空後,氣勢恢宏,動人心魄。近年開封又開發出精美的微型風箏,嬌小精美,可放於掌上,令人愛不釋手,可收藏,有的還可放飛。

開封汴梁風箏簡介、開封汴梁風箏欣賞 第2張

開封放風箏習俗由來已久

三月春風放風箏,是開封市民家家户户喜愛的活動。開封風箏歷史悠久,花樣繁多,製作考究。每到春季,古城上空風箏紛飛,爭奇鬥豔。民間藝人制作的工藝風箏、微型風箏,是中外風箏愛好者收藏欣賞的佳品。近年來,開封先後承辦了全國第二屆風箏比賽和國際風箏會,使這一傳統的民俗活動不斷髮揚光大。

風箏從隋唐開始,隨着造紙業的發達,紙糊風箏逐漸興起,人們用紙來製作風箏,取材容易,價值低,平民百姓玩得起,唐代的風箏是年輕人的嬉耍物品。到了宋代,放風箏已成為流行於民間的娛樂活動和喜事的慶祝紀念活動。北宋末年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開封市井中,就有放風箏的場景北宋皇帝宋徽宗,即位之初曾在罷朝餘暇放紙鳶為戲。他主政時期,由官方主持出版了《宣和風箏譜》。由於文人士大夫的參與,“宣和風箏”在扎制和裝飾上有了很大發展。

如今,可見開封人愛風箏是由來已久的。如今的風箏在開封民間藝術家的手中,已不僅僅是孩子們把玩的玩藝兒,也不僅僅是慶典活動的點綴,而成為了具有中國傳統民俗特色的藝術品。開封的風箏不僅繼承而且發展了“宣和風箏”扎工精巧、描繪逼真、色彩豔麗、內涵吉祥的優良傳統,而且別具一格,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據“汴梁燈籠張”第六代傳人張金漢介紹,開封風箏歷史不但久遠,而且種類繁多,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型:硬翅類風箏,如大腳燕、蟬等;軟翅類風箏,如鷹、蝴蝶等;串類風箏,如串雁、巨龍等;桶形類風箏(或稱立體風箏),如龍亭、火箭;板子類風箏,如七星、八卦等,都獨具特色。近年來開封又開發出精美的微型風箏,嬌小精美,可放於掌上,令人愛不釋手。風箏如今在開封民間藝術家手中,已不僅僅是孩子們把玩的玩意兒,也不僅僅是慶典活動的點綴,還成了具有中國傳統民俗特色的藝術品。

開封風箏文化含量不斷增加

在開封,放風箏不僅是一項深受大眾歡迎的羣眾性娛樂活動,也是一種文化。開封人把放風箏視為一種置身於大自然的娛樂健身活動,這項活動老少皆宜,通過在田野郊外放風箏,呼吸了新鮮空氣,鍛鍊了身體,陶冶了情操,增強了體質,達到了身體健康、精神愉快的目的。

今年76歲的退休教師、風箏愛好者秦樹亭認為,開封風箏所藴含的文化元素值得挖掘。就拿扎制技藝來説,開封人不但能按照傳統的工藝扎制鷹、燕、蝶、蟬、魚、蜻蜓、鶴、壽星、孫悟空等風箏造型,而且還不斷創新。20世紀90年代初,就有人創出“巨龍騰飛”大型風箏,風箏長約30米,龍頭重達20公斤,起飛後,巨龍上下滾動,氣勢恢宏,充分展現出中華民族昂揚向上、奮發圖強的精神。

我市老一代民俗專家王宴春告訴記者,開封風箏的文化內涵與中原地區的民俗文化密切關聯,如蝙蝠的“蝠”與“福”字諧音,放飛之後升入高空,便是“福星高照”了。根據記者的調查,當前,風箏的裝飾功能越來越被人們重視,風箏已經成為一種富含文化內涵的收藏品。

59歲的機關幹部、風箏愛好者李效謙認為,風箏是具有多重審美價值的民間工藝品,風箏的靜態美融繪畫、書法、工藝為一體,憑藉風力在高空飛動時,又具有靈動之美。無論是放風箏還是看風箏,都是一種絕好的文化享受。

開封風箏產業呼喚市場

既然風箏在開封有着深厚的歷史淵源,又有廣泛的羣眾基礎,開封為什麼不能把風箏作為一種文化產業來發掘利用呢?對此,我市不少文化界人士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曾於上世紀90年代在深圳開過公司、探討過開封風箏產業化的開封市市民魏明倫認為,開封的風箏有很大的經濟潛力,可以和朱仙鎮木版年畫、剪紙等民間藝術結合起來,提高風箏的檔次,把風箏從娛樂品轉化成裝飾品和旅遊紀念品,最好能在全省甚至在國內打響品牌,尋求代理商和經銷商,讓風箏形成產業化經營,以便讓開封的風箏“飛”得更高。

那麼,如何才能真正讓開封風箏形成產業呢?我市不少風箏愛好者認為,首先要成立風箏協會,把開封民間扎繪風箏的力量組織起來,由政府牽頭,搭建對外交流的平台。其次,要進一步增強開封風箏的創新能力,使產品結構更加多樣化,突出開封風箏特色,打造馳名品牌。

魏明倫説,在市場化的今天,要使企業做大做強,就必須走產業化道路。具體來説,可以像舉辦中國(朱仙鎮)木版年畫藝術節、中國收藏文化(開封)論壇那樣,舉辦大型活動,讓全國的專家、學者從文化、民俗的層面對開封風箏展開探討、研究,也可以參考外地發展文化產業的一些做法,採取與企業聯合做廣告風箏等方式,把開封風箏做出系列產品,在推動開封經濟發展的同時提高知名度。

開封汴梁風箏簡介、開封汴梁風箏欣賞 第3張

風箏的歷史和人文意義

風箏,走過2000多年曆史長河,這回又趕上了一場重頭戲,雖然還是以玩具的形式出現。

風箏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開始是木頭製作,後來是紙;最初是中國人自己玩,後來傳遍了全世界。令人驚異的是,在歐洲產業革命的影響下,中國的玩具風箏經過英國的凱利、澳大利亞的哈格瑞夫和德國的李林達爾等人,於1899年傳到美國的萊特兄弟手中,他們做了一個雙身風箏,觀察其在空中的飛行姿態,並在上面進行了扭轉機翼的試驗,解決了飛機的橫向控制,發明了襟翼,最終造成了最早的能載人成功飛行的飛機。

正因為如此,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把中國風箏列為“重大科學發明之一”。美國華盛頓國家航空和空間博物館中至今高掛着一箇中國風箏,旁邊的一塊牌子上醒目地寫着: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

中國人的玩具,西方人硬是給玩成了飛機。專家們解讀這事,會將其歸結到中國的農耕文化上去。農耕文化決定了它傳統工藝的特性,追求“實用質樸”,反對“奇技淫巧”,因此中國傳統工藝的智慧是重己役物,重視生命本體,重視人的生活本質,控制人造的事物,也就是今天所説的“以人為本”。比如明末,織布業在中國江蘇已經非常發達,但這種接近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生產方式,並沒有由量變發展到質變,進而引起紡織業革命性的變化。

“以人為本”的中國的天空,始終沒有出現自己“原創”的飛機,飄蕩的只有“南鷂北鳶”各式各樣的風箏,風箏上拴着的各種能發響的小玩意兒,替代了飛機發動機的轟鳴。

對於一個發明了火藥卻沒有進一步發明火槍的民族而言,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冷兵器時代木鳶是“非常規武器”

風箏在中國,最初也不是玩具,它的鼻祖叫木鳶,是冷兵器時代的“非常規武器”。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的需要,使得古人以鳥為形,以木為料,製成可在空中飛行的木鳶,來偵察敵情。相傳“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墨子是個堅決反對“奇技淫巧”的人,主張“利人乎即為,不利人乎即止”,即於人有利的就做,於人沒利的就不做。他花三年時間做了這個東西,顯然不是用來玩的。

魯班也曾製作過木鳶,作用同上。魯班是魯國人,墨子也是魯國人(一説宋國人),由此推斷,風箏鼻祖“木鳶”的發源地,應是齊魯一帶。

木鳶產生於戰爭用於戰爭,隨着我國絲織和造紙的發明,它的用料不斷演變。相傳,在楚漢相爭對峙的最後階段,漢兵先包圍楚營,漢將張良借大霧瀰漫之機,從南山之隱放起用絲製成的大風鳶,讓吹簫童子卧伏其上,吹奏楚歌,同時命漢軍在四面唱起楚歌,使楚營官兵思鄉心切,不戰而散,楚王項羽也自刎於烏江邊。張良“吹散楚王八千子弟兵”的傳説,流傳至今。這裏,木鳶像“對敵廣播”的無線電台一樣,是絕好的宣傳工具。

漢代韓信準備謀反時,“約陳稀從中起,乃作紙鳶放之,以量未央宮遠近,欲穿地入宮中”。南朝梁武帝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圍台城,梁簡文帝蕭綱縛紙鳶,飛空告急,搬取救兵解圍。

這些事充分顯示了風箏的兩大功能:戰爭中的偵探和通訊工具。那時人們對風箏的放飛原理與製作技術不瞭解,會用迷信的態度看待它,比如侯景軍中兵士見到蕭綱的紙鳶認為是巫術,紛紛放箭來射。

到了盛唐,風箏從戰爭年代的“非常規武器”轉型為和平時期的娛樂工具。唐代造紙術開始普及,物美價廉的紙取代昂貴的薄型材料,風箏做起來更簡單。此時,清明節開始流行放風箏,風箏的製作技藝、放飛效果,已有較高的水平,人們“以紙為風鳶”,可放到“高百餘丈”的天空中。

談到唐時風箏,有必要提及唐代詩人所寫的風箏詩。其中有李商隱的“西樓一夜風箏急”,高駢的“夜靜絃聲響碧空,官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方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

現在的人,想當然地以為,詩中的“風箏”就是現在的風箏,這其實是誤解。此處所指的風箏,實為懸掛在屋檐下的“鐵馬”(也作檐馬),因用金屬片製成,風起作聲,故名“風箏”。中國玩具風箏的名稱源於五代時期,亳州刺史李鄴,在紙鳶上裝制竹哨,風入竹哨,聲如箏鳴,紙鳶由此而得名風箏。

由唐入宋,市民文化有了大發展,東京城以強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貿易經濟,造就了強勢的市民文化,東京人把風箏也玩出“職業化”來。

北宋東京人競享“追風的快樂”

宋代風箏走向“職業化”道路,和當時重視過清明節有很大關係。

清明是我國特有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華民族的重大紀念日,至今仍然傳承不絕。2006年4月1日到5日,河南省文化廳舉辦了一次清明民俗文化活動,踏春、放風箏、盪鞦韆、蹴鞠、牽鈎(拔河)及植樹是其中重要內容。

清明節是在春分後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清明風至。温暖清爽的清明風古稱八風之一,在它的吹拂下,放風箏變成一種自然的選擇,到了宋代,變成一種固定的興盛的節俗。這是為什麼呢?

北宋時,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尚奢華、重遊玩的風氣抬頭,城市七十餘個大大小小的時序性節日、宗教性節日、政治性節日,莫不以賞心樂事為指歸。因此,正如黑龍江大學的伊永文教授所言:“包括清明在內的許多傳統節日,宋以前早已存在,但內容和表現形式都沒有宋代這樣全面、豐富。宋以後,傳統節日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也未超過宋代。”

宋代東京,清明節是什麼樣子呢?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裏有生動的記載:

千騎萬眾,輕車飛蓋,匯成一條洪流,流向亭榭池塘,流向花木繁盛的郊外。市民們折翠簪紅,放風箏,盪鞦韆,踢氣球。玩累了就在柳絲下、園圃旁,羅列杯盤,暢飲飽餐。小食販們如影隨形地伴着遊興正濃的人們,大賣稠餳、麥糕、乳酪、乳餅等,可又有誰不帶些“門外土儀”?如名花、異果、棗餅、鴨蛋,還有黃土捏成的叫“黃胖”的人形泥偶。當夕陽照射在街道的柳樹梢上時,遊人才踏上歸家的路。不少市民是腳步踉蹌地走回來的,以至於通往郊外的大路上滿是遺簪墜珥、珠翠縱橫。清明真成了市民賞心樂事的最佳辰刻……

追歡逐樂的市民心態,打造出宋代的“節慶經濟”,經濟的槓桿操縱着市場。“風箏才在全國普及,同時風箏的製作銷售開始職業化。”民藝學者杭間、郭秋惠在文章中寫道。

北宋皇帝宋徽宗,“即位之初”曾在“罷朝餘暇”放紙鳶為戲。他主政時期,由官方主持出版了《宣和風箏譜》。由於文人士大夫的參加,象形風箏在扎制和裝飾上都有很大發展,可惜已失傳。

關於北宋東京風箏的製作,銷售史載甚少,而南宋杭州風箏製作情況多一點,比如《西湖老人繁勝錄》諸行市條下記載:京都有四百十四行,中間包括風箏。杭州城外有專業的風箏市場,放風箏用的輪車、風箏線都作為商品出售,而且有相應的賭博行為,同時還出現了專門放風箏的“趕趁人”。

據周密的《武林舊事》記載,杭州少年放風箏“以相勾引,相牽剪截,以線絕者為負”。這中間可是很有技術含量的。

從南宋前推北宋,從杭州前推“汴州”,它們是個延續不斷的發展過程。東京清明節對風箏有着巨大的市場需求,想來當時製作銷售一條龍的服務也已經出現了。

正因為宋代風箏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明代畫家仇英在臨摹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時,自作主張地把六個東京小孩放風箏的內容加了進去,以至於後世以訛傳訛。

北宋畫家、文學家郭忠恕曾畫過一幅另類的風箏畫,當時有一個管理酒業的有錢官吏,喜歡收集名人字畫,他將郭忠恕請到家裏,酒飯招待,又備好畫案紙張。郭忠恕一看,竟是一張長卷,他略一思索,提起筆來,在起首處畫了一個梳雙髻、拿輪車的兒童,紙卷的末尾畫了一個小風箏,中間用一根幾丈長的風箏線將二者連起來。除此之外,畫上空空。雖然落墨不多,卻能控制全局。

流傳至今的宋代宮廷畫院待詔蘇漢臣所畫《百子圖》,生動地描繪了宋時放風箏的場面。《百子圖》上,100個男孩有的撫琴,有的上樹,有的攜幼,有的放風箏,有的舞獅子,歡鬧之聲好像要衝破畫面,繁密的構圖中,左上角是一片疏朗的竹子,一個最簡單的瓦片風箏飄飄悠悠,風箏線的那端引來近十個男孩的強烈關注,神情各異而生動。

宋代放風箏是作為一種體育健身運動。宋代李石著《續博物志》中寫道:“春回放鳶,引線而上,令小兒張口仰視,可以泄內熱。”這個説法是有科學道理的,冬季久居室內,體熱內聚,新陳代謝減緩,春日野外放風箏,可祛除鬱氣,健腦益智,同時還能調節視力。

正因如此,兩宋時期,風箏在社會經濟和文化活動中佔有相當的地位。開封風箏經千年傳承,至今不絕。

清代曹雪芹風箏研究的大腕

宋後是元,元代的天空是寂寞的,沒有風箏的影子。因為當時“十家準用一把菜刀”,何從談起劈竹子、扎風箏呢?而且大家夥兒日子苦,也沒心情玩兒。明朝也不歡迎風箏,明代帝王曾下令禁止在京都放紙鳶,北方地區清明節放風箏的風俗,受到一定影響。

到了清代,風箏重興。清初著名戲曲家李漁,還以“書生韓世勛題詩於風箏上,放飛中風箏落在詹家,詹淑娟和詩其上,因而結合”的故事,編寫了戲曲作品《風箏誤》。

清代乾、嘉年間,封建統治者為顯示“太平盛世”,提倡節慶活動,風箏發展步入繁榮。這一時期出現了一個風箏研究的大腕——曹雪芹,他1750年隱居西山時寫出了我國第一部關於風箏藝術的專著《南鷂北鳶考工志》,對我國風箏的歷史、名稱演變、種類、扎制工藝等做了大量的考證、研究,描繪了幾十種風箏扎制、糊、畫、放的工藝,每一種都繪有彩圖,並配上歌訣。他的嫡傳作品“沙燕”,至今仍是京津風箏的代表作之一。沙燕的造型,也成了2008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福娃妮妮。

曹雪芹的貢獻遠不止於此,他在《紅樓夢》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雲偶填柳絮詞”裏,有一大段美妙極了的“放風箏”文字,嬌弱的林黛玉放的是美人風箏,寶玉放的也是美人風箏,温厚大方的寶姐姐放的是一連七個大雁風箏,才情高雅的探春放的是軟翅子大鳳凰風箏,另類豪邁的薛寶琴放的是個紅蝙蝠風箏,賈赦的妾嫣紅放的是個蝴蝶風箏,想一想,簡直風箏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