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民間剪紙手工紙藝教程

煙台民間剪紙

煙台是民間剪紙極為普遍的地區,剪紙樣式品類豐富,勾繪染色剪紙、窗裙、對聯剪紙等均表現出不同的情趣。煙台剪紙在整體風格上,表現出畫面緊湊,線條挺拔流暢的特點。蓬萊、龍口、福山等地的剪紙,多采用陰陽結合的表現手法,虛實對比強烈,粗中有細;而萊州、招遠的剪紙則線條纖細,小巧玲瓏。       煙台何時有剪紙流傳,方誌少有記載。據招遠縣誌、萊陽縣誌載,清代膠東各地的民間剪紙已普遍存在。從傳世的元末明初到道教音樂剪紙,明代中期表現戚繼光練兵的"盾牌舞"、"小刀舞"以及表現南音演奏的剪紙來看,剪紙在膠東一代民間流行,絕不會始於元代,而是要更為早些。清朝離近代不遠,民間剪紙實物現在還能見到不少,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種:一、居室剪紙       居室剪紙主要為美化居室環境,供主人娛悦靜賞,它所組成的精神文化系統,表達出的是主任對生活的希冀。居室剪紙主要可分為幾種類型:

 


    

 

窗花,為避風寒,舊時窗户都用紙糊,每年春節前要更換新白紙,並貼上鮮豔的窗花,這樣立刻就能顯出過年喜慶的色彩。膠東農村有條櫺窗和小方格密佈的雀眼窗兩種,窗花的形式也適應窗式結構而變化。龍口以東地區是條櫺窗,中央貼大"窗心",四角貼角花,間隙中佈滿小花。條櫺窗窗花呈逐條形,數條成組,越窗組合成幅,稱為"窗越",當地稱為"窗心"。萊州以小方格密佈的雀眼窗為主,窗花多小品,百幅成套,如"百子圖"、"百鳥圖"、"百蝶圖"等。窗户是舊時展示剪紙藝術的平台,因此窗花薈萃的剪紙題材也最為廣泛。        窗裙,也成窗圍子、窗飄帶。形式多樣,貼於窗楣之上。窗裙及門籤、窗旁、年畫於一身,剪繪並舉,是煙台獨有的剪紙種類,專家一致認為是中國傳統剪紙中最精美的一個剪紙種類,也是中國傳統剪紙中最大的一種剪紙。 窗旁、窗頂,以黑紙剪花鳥文字,粘在紅紙上,貼在窗兩側牆面和窗頂之上替代年畫中的"窗旁"和"窗頂"。這種類型的剪紙僅出現在萊州、招遠等地。 門箋,也稱掛箋,長條形,貼懸於門楣。五六並列若小幡,有招財辟邪之意,能給節日增添不少喜慶氣氛。門箋有單色、勾繪染色兩種。大小有三種,大者貼在街門上,中者懸於屋門,小者貼窗上,也稱窗箋。灶馬、神龕、牲口棚等也有張貼。 

      門花,通常春節時大門上會貼背馱聚寶盆的肥豬門花;端午節則貼黃牛、艾虎、艾兔、葫蘆和避五毒的門花剪紙。 頂棚花,又稱虛棚花,仰棚花。結婚新房或喬遷新居都要扎糊頂棚,頂棚正中貼圓形"鳳戲牡丹"、"五福捧壽"剪紙,繞五福、五蝶。四角粘角花、萬字紋,再用粗細兩條黑邊連接,有單色和襯色兩種。 牆花,也稱炕圍花,為裝飾牆壁而貼在牆上或炕頭周圍的剪紙。尺幅和色彩比較自由,有單色、拼色、襯色三種形式,以萊州、招遠最有代表性。     紙鬥花,又稱"笸籮雲子"。舊時以紙糊缸、盆、盒,用來盛米麪、衣服、食品。這些器物表面的裝飾剪紙稱紙鬥花,有單色、襯色剪紙和手繪圖案。      對聯剪紙,萊州、招遠等地春節喜歡剪文字與花鳥相結合的剪紙對聯貼在大門外,流露出文人儒雅的情調。  

二、人生禮儀剪紙

人生禮儀剪紙是用於婚喪嫁娶等人生重大儀式時的特殊剪紙。按使用場合可分為三種類型:禮花,又稱喜花,是婚嫁禮儀中用來裝點各種器物禮品的裝飾剪紙。禮花的外形與禮物相似,內中以吉祥,祁子紋樣為主。福山舊俗,新郎往翁家迎娶新婦,必帶八個餑餑(大饅頭)、一個豬頭、一方豬肉(俗稱鴛鴦肉)和一隻雞,民謠唱到:"八個餑餑一隻雞,磕頭作揖去求妻。光頭磕了三千六,黃毛丫頭世難求。"禮物中除白條雞頸上拴綢紅條外,餑餑、豬頭、鴛鴦肉等都要貼專用的剪紙圖案。即"豬頭花"、"鴛鴦花"、"餑餑花"等等。所有陪嫁品,幾乎全要用剪紙作裝飾。萊州舊時,新娘出了花轎,要走一盤黍子面做的"腳踏糕",糕上裝飾一幅兩條金魚和一簇牡丹構成的"富貴花",新娘走後,剪紙由婆婆收起,等到有了孫子,再做弓箭,一起插在大門上,名為"弓箭花"。為了祈求夫妻和睦,喜花中多有合碗,茶壺和葫蘆之類剪紙圖樣。 
 

    壽禮剪紙,壽禮中的剪紙,有戲樓、壽窗花、祝壽剪字對聯等,更多的是剪吉神八仙。 
喪俗剪紙,長島縣人死後在盛屍棺材上要用剪紙作裝飾,俗稱"壽材花",用金箔剪成。一口棺材裝飾起來,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 
    三、祭祀剪紙
    祭祀剪紙分為斗香花和供花兩種類型: 
    斗香花,祭祀儀式中都要焚香禱,斗香花就是裝飾在各種斗香上的剪紙,其內容有神仙人物和吉祥圖案等。

 
    供花,是民間祭祀神鬼,會用剪紙將供品美化以媚神,有三牲花、糕點花等。
    四、刺繡花樣
    剪紙長於型,刺繡長於色,傳統民間婦女既是剪紙能手又是刺繡能手。剪紙往往用作刺繡底樣。刺繡花樣均用白紙剪刻成,大多是專業藝人剪刻,在集市、廟會上出售。按照不同用途,可分為衣帽花、衣裙花、鞋花、肚兜花、荷包花、枕頭花、扇套、暖壺套等等適合紋樣。其題材非常廣泛,花樣的名目又按繡品的用途而分別採用有象徵寓意的吉祥題材,對山水、任務、花鳥、瑞獸等均有表現。

 
    鞋不僅是人人都要有的足衣,而且因為"鞋"與"諧"同音,而成為"和諧"的代表符號。從前萊陽一地的風俗是,新娘出嫁要為婆家的人各做一雙鞋,當地兒謠説:"姐夫(丈夫的俗稱)好找,新鞋難做。"男鞋用青布面,不繡花,女鞋一律繡花。新人進婆家第二日就要開箱向婆家人貢獻新鞋,俗稱"看針線",其所用繡花樣都是剪紙。 
    五、玩具剪紙 
    玩具剪紙包括鬥雞、織紙、燈花、立體剪紙幾種類型。 
    鬥雞是泛指,是婦女哄兒童玩的剪紙總稱。具體又包括紅紙將頭、身、尾三部分剪出,貼在硬紙上染色後再剪出輪廓,用線在活動部位釘線,上部系兩根線,一頭拴在窗上,另一頭系在窗外夾竹桃或石榴樹上,風起時,剪紙形象即做打鬥狀,逗兒童取樂;或兩人各持一支在手,拉動吊線,兩雞相鬥,騰躍翻飛,引人發笑。 
    織紙,清末民國初兒童手工課以色紙刻細條為經線,再以其他細條色線做緯線,編製成各種吉祥圖案。 
    立體剪紙,多出現在"窗樓"中,也叫"戲樓"。窗樓是窗花中最大型的一種,窗花有兩層樓,樓內有戲曲表演,樓上有上下兩對雙龍戲珠;樓外石鼓、石獅、旗杆,一應俱全。一幅窗樓能貼滿整窗。其特色在於屋檐外挑,門窗半開,用麥稈或高粱秸稈支撐。這種立體式剪紙只在招遠、福山一帶發現。 
    六、文人剪紙 
    所謂文人剪紙有兩種:一種是畫家起稿,由婦女剪刻的剪紙,適應面比較廣;另一種是文人士大夫書齋中張貼的完全文人化的剪紙,其內容和形式均有別於民間剪紙,內容有"文房清供"、"園林"、"剪字"等,這類剪紙多集中在蓬萊、福山等文化底藴比較濃厚的地區。 

    扇面剪紙,用金箔、銀箔剪人物、花鳥、貼在黑紙扇上,背面貼各種剪字,適應着各色文人的雅好。
    七、宗教剪紙 
    道教剪紙,以神仙、神山文化、八仙人物、道教科儀道教援引改造等為題材,這類剪紙成為弘揚道教文化的載體。 
    基督教剪紙。基督教進入煙台後,利用國民喜聞樂見的剪紙藝術形式,在芝罘區招聘本地婦女設計生產反映聖經故事和當地風土人情的剪紙,藉以宣傳教義。 
    八、其它 
    薰樣,傳統複製辦法是把窗花底樣翻轉過來,經松樹明或蠟燭均勻薰過,再把底樣揭開,被煙燻黑的紙上,就會留下清晰的白色圖像,隨後,把薰樣與數張色紙疊置,用紙捻或線串牢,依樣剪出好多同樣的花樣來,這種製作方式叫做"薰樣"。這種辦法,在解放以前生產方式相對落後的條件下顯得非常簡便,作品不變形,還可以保留原作。
   

藍印花版,中國傳統印染花樣,很多就是剪紙花樣,將宣紙鏤花刷桐油後,即成為藍印花布油紙鏤花版。     連環畫剪紙,借鑑於木版年畫,是在清末出現的一種新形勢,它能完整表現某個主題,內容多為戲劇故事。剪紙方式分單色和勾繪染色兩種,另有一種木版印刷連環畫,然後進行剪刻染色。     煙台剪紙從樣式上,可分為單色剪紙、勾繪染色剪紙、拼色剪紙、襯色剪紙幾種類型。傳統剪紙多用紅紙,色紅而不豔,悦目耐看。單色剪紙主要靠輪廓形象加程式化剪紙符號結體,趨向於精緻秀麗,表現力非常豐富,其藝術表現空間比任何畫種都要廣泛,單色剪紙是剪紙中最基本、最普通的樣式。勾繪染色剪紙即在剪的基礎上勾墨線再施色彩,此類剪紙以招遠、龍口的渲染、勾複線,福山牟平的平塗色最有特色。從傳世的清後期勾繪染色剪紙看,要早於河北蔚縣點色剪紙半個世紀以上,所以説染色剪紙的發源地應在膠東而不是在其他地區。拼色剪紙是以各種色紙剪局部,拼貼成幅,主要集中在萊州市。襯色剪紙,也稱紙襯剪紙,它是用黑紙鏤刻出基本形象,再用各種色紙襯貼於鏤空處,或在鏤空處染色,以萊州、招遠的牆花最為著名。     煙台民間在不同的節日會貼不同的歲時節令剪紙,以取不同的寓意,寄寓不同的理想。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要貼剪紙,如門箋、窗花、牆花等,張貼在房間裏、窗户上,與門神、春聯、年畫相輝映,顯示出喜氣洋洋的氣氛。通常春節會貼雞或虎的形象,取鎮宅添富之意。正月十五元宵節,各種燈綵都需要剪紙作裝飾。正月二十三打春牛,婦女們會用黃裱紙剪個大黃牛貼在門上,上書:"正月二十三,老君來撒丹,門上貼春牛,專治小鬼頭。"以牛去瘟病,提醒人們早早喂好牛準備春耕。二月二,膠東人這天剪聖蟲貼在牆上祭祀雷雨神。三月穀雨節,家家剪雄雞叼蠍子或剪刀斬蠍子的剪紙貼於窗上,諺曰:"穀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拿七星劍,單斬蠍子精。"五月五端午節會剪艾虎、吸毒葫蘆粘貼門户,歌謠曰:"五月裏,午端陽,吃粽子,飲雄黃,金雞帖在俺門上,蠍子、蜈蚣全死光。"七月七為七巧節,萊州剪紙藝人唱道:"七月裏,七月七,剪個牛郎哄織女,先剪憨牛郎,再剪巧織女,搭橋喜鵲剪千萬,好叫牛郎會他妻。"九月九重陽節,應節之物有一種三角形的剪紙彩旗,專供兒童玩耍,或插在重陽糕上。十月初一,有送寒衣的風俗,死者親屬用彩紙剪成各種帶圖案的衣服,套上棉花,燒於大門外,邊燒邊念道:"立了冬,天氣寒,棉衣棉褲棉被單,父輩之靈都來領,暖暖和和過冬天。"     煙台剪紙自產生以來就不是單純以藝術形式出現,而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農耕時代的先民們,以求得富貴、吉祥、多子、長壽的為生活的理想,而這些也成為服務於民俗的永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