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中國最後的終生不嫁自梳女

揭密中國最後的終生不嫁自梳女

1997年,劉嘉玲和楊采妮主演的《自梳》,以自梳女為題材,講述了一段兩位女性互相關心﹐互相愛慕、互相照顧的感人故事。自梳女,也稱媽姐或姑婆,是指女性把頭髮像已婚婦一樣自行盤起,以示終生不嫁、獨身終老,死後稱淨女,是古代中國女性文化的一種。自梳女產生於清朝後期,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獨有的特殊羣體。20世紀30年代以後,隨着女性社會地位提高和戰亂的影響而漸趨消歇。

揭密中國最後的終生不嫁自梳女 第2張

中國古代封建禮法嚴苛,不少女性不甘受虐待,矢志不嫁,或與女伴相互扶持以終老,這就是自梳女的雛形。“自梳”這個名稱的來歷大概是:過去廣州與珠江三角洲的未婚女子都梳着一條長辮子掛在背後,結婚時,由母親或女長輩替其把辮子挽成一團緊貼在腦後勺,稱為髻。自梳女就通過一種特定的儀式,自己將辮子挽成髮髻,表示永不嫁人,獨身終老。

揭密中國最後的終生不嫁自梳女 第3張

珠江三角洲媒體曾報道中國最後一批自梳女。上圖為《廣州日報》報道的廣東橫瀝自梳女大屋。據報道,上世紀30年代,橫瀝有很多年輕女子下南洋謀生,她們自梳髮髻,誓言終身不嫁,成為自梳女。“出左埠、過左洋,離家掉子心淒涼;去到鯉魚門海口,只見月明照水,水照天。”鄧葵興婆婆用橫瀝話哼起這首歌謠,它幾乎就像這棟屋子一樣老——歌詞流行於當年橫瀝,唱的就是自梳女下南洋時的悽苦心情。歌謠中所提的“鯉魚門”為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面的出口,是當年下南洋的一個必經水路。

她説,小時候親眼目睹有的鄰居生活困苦,不得不讓家中女孩下南洋打工養家成為自梳女,“她們去到外國他鄉打工,沒文化沒背景,語言又不通,只能給有錢人家做奴僕,不知受了多少委屈。”

揭密中國最後的終生不嫁自梳女 第4張

黃齊寬面帶笑容在澆花。攝於2012年3月資料圖片

2015年4月,《南方都市報》報道,自梳女黃齊寬,14歲到新加坡打工,35歲梳起,70歲回鄉養老。她與其他自梳女一樣,盤髻不嫁,憑雙手的勤勞支撐起一個家庭乃至族人的生活,仍無怨無悔。

揭密中國最後的終生不嫁自梳女 第5張

在世時,黃齊寬常到冰玉堂與姐妹們打牌九。南都記者鄭俊彬攝她是自梳女羣體的一個縮影,她們奉獻、隱忍、樂觀、堅強。她們平凡,卻用一生承載了一段歷史。

揭密中國最後的終生不嫁自梳女 第6張

自梳女黃月蓉步履蹣跚2015年,《京華時報》報道,廣東省佛山市均安鎮沙頭村,上午,濛濛的細雨,如同給新年過後不久的均安鎮沙頭村披上了一層蟬翼般的輕紗。村子空氣中瀰漫着的,是被雨水沖刷過的清新味道。在村中央,向一處深深的小巷內拐兩個彎,便是90歲姑婆黃月蓉,一個人住了14年的房子。

揭密中國最後的終生不嫁自梳女 第7張

90歲黃月蓉為記者介紹當年在新加坡當媽姐時拍下的照片。

“自己買了一隻雞、一把尺和一把剪刀,靜對神靈,默默發誓,終身不嫁,這就算是完成自梳了。有些更講究一點的姐妹,她們還會花錢請師傅,更為隆重地見證自梳的那一刻。”

揭密中國最後的終生不嫁自梳女 第8張

87歲的樑潔源每天代姐妹們點燃盤香。

過去“自梳”,需要有特定儀式。先由族人擇吉日,請德高望重者主持祭祖,然後舉行“梳髻”儀式,自梳女將自己的辮子挽成髮髻,表示永不嫁人。

儀式既悲壯又喜悦。儀式當日,還要擺上幾桌酒席,請親朋聚會,以示公眾。辛亥革命以後,封建制度和習俗徹底破除,自梳這一風俗日漸衰落,新的自梳女不再出現。廣東省婦女聯合會婦女研究中心主任曾女士稱,2011年的一次調研顯示,明確登記在冊的自梳女不足50人,年齡在85歲到90歲之間。

揭密中國最後的終生不嫁自梳女 第9張

冰玉堂二層閣樓內擺放着自梳女製作的工藝品。

“由於珠三角地區經濟較為發達,各級政府對自梳女都有不同的優待政策。”曾女士稱,包括普通空巢老人的公共服務,自梳女也都能夠享受。自梳女的命運與時代的發展有很大關聯。現在,她們正在安度晚年,享受着安靜平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