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傳説 年夜飯牽着兒女心 一年不趕,趕年三十晚

年的傳説  年夜飯牽着兒女心 一年不趕,趕年三十晚

中國新年是中國曆法中年頭歲尾的節日,俗稱「過年」,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傳統意義上的過年,是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結束,部份地方也會把整個正月納入過年的範圍。「一年不趕,趕年三十晚」整個過年最重要的要屬年夜飯。在這一天,無論漂泊到哪裏的遊子都要趕回家。

年的由來

年的概念,最初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穀的生長週期稱為「年」。「年」的甲骨文上面為「禾」字,下面為「人」字。好像是人頭上頂着沉甸甸的穀子的樣子。 它的上半部是一個「禾」,頂上下垂的那一筆,就是現在禾字頂上的一撇,代表沉甸甸的穀穗;下半部是一個「人」字。禾與人重疊,就像一個人揹着收割的莊稼,一幅典型的秋收景象。所以,「年」字的初義,是糧食豐收,也就是慶祝一年的糧食豐收。《説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從禾,從千聲。」

《爾雅》,對「年」的註解是:「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圓缺一次稱為一月,初一為朔,十五為望。每年的開始從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到了漢武帝時,由於「觀象授時」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司馬遷創造了《太初曆》,確定了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也就是新年。此後,中國新年的習俗就一直流傳下來,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年的傳説

相傳,遠古時期雖知一年有四季,但節令不準。有個名叫萬年的人便想重新計算調整,於是,苦思冥想好的計時方法。一日,上山砍柴坐在樹蔭下休息時,日光下樹影的移動使他受了啟發而設計了用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準確地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他又受山崖上滴泉的啟發,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就這樣經過反覆推演,萬年發現四季輪迴一次需要間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會重複一遍。國君祖乙知道此事後大喜,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希望萬年能測準日月規律和準確的晨夕時間。

幾十年過去了,一次,祖乙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壇邊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詩: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知道萬年創建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此時,已經滿面銀髯的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説:「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歲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

祖乙説:「就把歲首叫過年吧。」這樣就有了過大年。祖乙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並封萬年為日月壽星。據説,現在人們在過年時所掛的壽星圖就是這位德高望重的萬年。

年夜飯

大年三十是多數中國人的隆重節日,年夜飯是年節中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每到黃曆歲暮,火車、汽車飛機、輪船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全面繁忙,到處人如潮湧,大家急忙忙地趕路,就是為了一頓年夜飯。

年夜飯,又叫年羹飯、年更飯、分歲筵、團年飯等。明清時期「閤家聚飲」稱為「分歲」或「團年」。明代北京人在臘月二十三日祭灶後,各家皆蒸點心,儲備肉類,準備二十天的食品消費。三十日歲暮,即互相拜祝,名為「辭舊歲」,人們「大飲大嚼,鼓樂喧闐」以慶賀。《酌中志》中記載,杭州,在上祀祖先之後,「家人父子羣聚歡宴,祝頌而散,謂之分歲」。

中國人從有「年」的概念開始,就有了年夜飯,年夜飯來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禮。「年」是豐收的標誌,上古社會,人們種植的莊稼豐收了,就要感謝神靈的賜予,感謝的形式就是祭祀,祭品自然是收穫的食物。

這頓飯被視為一年中最豐盛、最重要的晚餐。逝去的親人都被一一招呼、請回。只有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

年飯一定要全家人同吃,哪怕你一年都漂泊在外,年夜飯也必須要回家吃,這是在祖先牌位下與親人聚會,年夜飯的意義其實不僅僅是物質享受,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聚餐。萬一因特殊事情不能回家,也要在吃飯時擺上他的座位,放好筷子等餐具,給他盛上一份飯,表示他也參加了一年一度的家庭團圓聚會。「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在傳統社會是非常令人感喟的事情。

南方年糕北方餃子

年夜飯一般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吃年夜飯,是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具體菜品南北略有不同,但一般都少不了魚。「魚」和「餘」諧音,象徵「吉慶有餘、年年有餘」。

據稱,北方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餃子的形狀很像一個個的小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着「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的好兆頭。在唐代,吃餃子的習慣已經傳到邊遠地區。除夕夜,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南方人則吃年糕。食年糕的風俗,興於宋代,盛於明代。吃年糕,有「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繹為年年高昇之意。

《金陵歲時記》記載了南京人除夕的「什錦菜」,人們以醬姜、瓜、胡蘿蔔、金針菜、木耳、冬筍、白芹、醬油幹、百頁、麵筋十種,細切成絲,以油炒之,謂之「什錦」。

安徽南部的菜餚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及豬肝、豬心、豬肚製品,另外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

湖北東部地區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為蒸全魚、蒸全鴨、蒸全雞;「三糕」是魚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魚丸、肉丸、藕丸。

蘇州一帶,餐桌上必有乾馬齒莧做的安樂菜、黃荳芽做的如意菜等,都取其吉祥之義。

湘中南地區必有一條一公斤左右的鯉魚,稱「團年魚」,必有一個三公斤左右的豬肘子,稱「團年肘子」。

皖中、皖南餐桌上有兩條魚,一條完整的鯉魚,只能看卻不許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餘,另一條是鰱魚,可以吃,象徵連子連孫,人丁興旺。

祁門家宴的第一碗萊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筍、蝦米、鮮肉等製成,含義為「和氣生財」。

合肥的飯桌上有一碗「雞抓豆」,意思是「抓錢發財」。管家人要吃一隻雞腿,名為「抓錢爪」,意味着明年招財進寶。

安慶的當家人要在飯前先吃一碗麵條,叫「錢串子」。

南昌地區必食年糕、紅燒魚、炒米粉、八寶飯、煮糊羹,其含義依次是年年高昇、年年有魚、糧食豐收、稻米成串、八寶進財、年年富裕。

在台灣,除夕之夜,外出的親人除非特殊情況,都得回家「圍爐」。島內全家人都要歡聚在一起「圍爐」,即一家男女老少團團圍坐在火爐或火鍋旁吃年夜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