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在家庭裝修中常見的圈套

購買家庭裝修材料,裏面“貓膩”頗多、令人防不勝防,許多人早有耳聞。至於這裏面“水分”到底有多大?騙人的招數詭祕何在?卻鮮為人知。近日,曾在裝飾材料業經商多年、如今已改行的南京餘老闆向記者講述了其中的一些“內幕”。

揭祕在家庭裝修中常見的圈套

餘老闆1995年以來一直在某裝飾大市場內做陶瓷潔具、瓷磚生意。改行後的餘老闆説以自己經營的陶瓷潔具為例,業內“宰客”的招數主要有這麼幾種:一是偷樑換柱。譬如,對於外行人來説,顏色、外觀和花紋乍看起來一模一樣的陶瓷製品,其實在質量上差別很大,非專業人士一般很難鑑別。同樣是瓷磚,質量好的瓷磚,用杯子從反面倒少許水,正面沒有水珠滲出,而質次的瓷磚時間稍長就會有大量的水珠滲出。在顧客前來選購時,黑心老闆往往會向消費者極力推薦好瓷磚,但顧客交完錢後,送上門的貨卻是“調包”後的質次貨。當然質好的瓷磚與質差的瓷磚在價格上相差甚遠。

由於目前市場上裝修材料的品種繁多,進貨渠道複雜,因此物價部門對裝飾市場尚無統一的價格規範,因此,“漫天要價”,牟取暴利也是裝修材料市場常用的招數。一些老闆往往乘機將價格抬得高高的,任你顧客“砍”,這在水龍頭、水槽、座便器等家庭常用潔具上尤其突出。如成本不足100元的不鏽鋼水槽,經銷商能標價到1000元以上;從廠家進貨時只有30多元的水龍頭,一轉手後就標上了百元開外的高價。顧客即使是“攔腰”砍價,商家利潤仍然不小。

“黑心”老闆與裝修工“裏應外合”聯手“宰”顧客,也是常用的手法之一。普通人一輩子難得有幾次裝修房屋的機會,因此對於裝修材料的好壞大多是外行,都要由裝修工陪同購買。“拖垮累垮”業主是一些有“經驗”的裝修工常用的手段,他們通常會十分“認真負責”地陪同業主一家挨一家地逛材料市場,但不是説這家質量不好,就是那家價格有詐。幾轉下來,在業主精疲力竭時,裝修工就會不失時機地推薦幾家“信譽較好”的商家,在那裏材料質量自然沒問題,價格也被裝修工砍得“血淋淋”,但往往送上門的貨已被調包。

裝修工人是經銷裝修材料的老闆們的“上帝”,這在業界已是公開祕密。逢年過節,老闆請裝修工吃飯甚至送“紅包”的事也常有。老闆與裝修工通常按月結算回扣,回扣的多少視總價而定,一般商家給裝修工的回扣在5%~15%之間。

據餘老闆説,陶瓷潔具行業的這些貓膩相對於木材、地板、塗料等家裝材料,還是“小巫見大巫”,那些行業的利潤更是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