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德國的孩子在幼兒園學什幺,然後再看看我們的孩子幼兒園學什幺。你就會發現…我們輸了。

技能不代表能力。

很多父母都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讓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學習各種技能。

▼他們要會拼音,會英語,會算數,會詩歌,會跳舞,會畫畫……會的東西太多了

看看德國的孩子在幼兒園學什幺,然後再看看我們的孩子幼兒園學什幺。你就會發現…我們輸了。

▼但是卻不會玩耍,甚至不能獨立生活,他們的童年早就在各種各樣的補習班中結束了。

看看德國的孩子在幼兒園學什幺,然後再看看我們的孩子幼兒園學什幺。你就會發現…我們輸了。 第2張

▼但德國的小朋友呢?他們要在幼兒園裏度過4000多個小時,但他們並不是學習上面所説的那些技能,而是參觀警察局、消防局、郵局、參觀市政府、瞭解自己生活在怎樣的社會、知道發生突發事件後該怎幺處理。他們學着去超市購物、種植花草、看各種兒童劇、自己坐車回家、在節日時做手工、期待神祕的禮物,還會學着做飯。

看看德國的孩子在幼兒園學什幺,然後再看看我們的孩子幼兒園學什幺。你就會發現…我們輸了。 第3張

▼德國的幼兒園不希望把孩子教成所謂的人才,他們只需要在玩耍中認識社會,知道環境的重要性,獲得照顧自己的能力就行了。

看看德國的孩子在幼兒園學什幺,然後再看看我們的孩子幼兒園學什幺。你就會發現…我們輸了。 第4張

▼對於德國人來説,那些專業的技能可以等到孩子們長大在學校學習,幼兒園是他們釋放童真的地方,童年如此寶貴,錯過之後就再也無法彌補。他們不希望把幼兒園變成學校,過早讓孩子學習太多技能反而會揠苗助長,適得其反,還犧牲了孩子的童年。

看看德國的孩子在幼兒園學什幺,然後再看看我們的孩子幼兒園學什幺。你就會發現…我們輸了。 第5張

他們去自由市場,拿着錢,學習怎樣買東西,區別自由市場跟商店的不同。

▼他們去花圃,參觀花圃的種植,學習分辨花草植物。

看看德國的孩子在幼兒園學什幺,然後再看看我們的孩子幼兒園學什幺。你就會發現…我們輸了。 第6張

他們去看馬戲、兒童歌劇和魔術。

他們參觀圖書館,學會了如何借書、還書。

他們去坐有軌電車,學會記住回家的路線。

他們每週都跟老師去超市買東西,學習付錢,選擇貨物。

▼櫻桃收穫的時節,孩子們跟老師去採摘櫻桃。

看看德國的孩子在幼兒園學什幺,然後再看看我們的孩子幼兒園學什幺。你就會發現…我們輸了。 第7張

南瓜收穫的時節,孩子們跟老師一起做南瓜湯。

聖誕節,這是最激動的日子,他們焦急地等待聖誕老人的來臨以及那份神祕的禮物。

▼聖馬丁節,要跟老師一起糊紙燈,遊街來紀念這位騎士聖人……

看看德國的孩子在幼兒園學什幺,然後再看看我們的孩子幼兒園學什幺。你就會發現…我們輸了。 第8張

3年過去了,孩子學會了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時間,自己約會,自己制訂計劃,自己搭配衣服,自己整理東西,自己找警察,一個6歲的孩子,生活能力很強。

德國幼兒教育強調兩個方面:

一是事實與環境教育。這是一種喚起幼兒環境保護的初步意識的教育,通過觀察周圍環境,訪問不同的機構,增強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興趣,直觀體驗自然過程。通過各種方式讓幼兒接觸自然,是促進兒童成為環境保護主人的前提條件。比如讓幼兒認識能量與水的意義,避免製造多餘垃圾的意義,或讓孩子們直接參與分揀垃圾等。

二是實際生活與家政教育。就是通過設計有意義的情境,給孩子以體會,形成集體生活中必須具備的技能。如穿衣,熟悉使用各種玩具,認識每年的重要事件,掌握家務勞動技能(整理房間、洗衣做飯等),熟悉交通規則,學習一些儀器使用(收錄機、煎烤箱),對緊急情況作出反應。給孩子機會,進行模擬練習。

對於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要在幼兒園裏度過將近4000個小時,經過漫長的探索和改進,德國提出千萬不要把幼兒園變成學校的理念。如何運用這4000個小時,是幼兒園面臨的一個問題,孩子們要快樂地成長,要學會遊戲,要學會和小夥伴相處,要做的事情也很多,他們把教育融合在玩耍中。在德國很少有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因為在幼兒園裏,輕鬆自在又有很多小朋友,為什幺不去呢?

真希望幼教工作者能夠以孩子的需求為教育基礎,把幼兒園辦成一個孩童自由玩耍的地方,而不是學校,把學校和幼兒園區分開來。説到底,幼兒園應該是孩子們快樂玩耍的地方,過早地開始文化學習,孩子們的童年就被過早地剝奪了。

學習專業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在童年時期培養興趣更加重要。讓孩子們有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未來能更有創意,貢獻一己長才。

如果你也喜歡這篇文章,分享出去讓大家都看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