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鷂和肚蜂鷂風箏面臨失傳-非遺拯救迫在眉睫

衣裳鷂和肚蜂鷂風箏面臨失傳-非遺拯救迫在眉睫

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妮妮因為造型來源於一隻北京沙燕風箏,給人印象深刻。可你知道嗎?咱們寧波也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風箏,這就是“衣裳鷂”和“肚蜂鷂”,南方稱風箏為鷂子,因此而得名。昨天《“我與風箏的故事”請你來講講》的報道刊登後,甬城各界的風箏愛好者紛紛致電本報。寧波市風箏協會副祕書長段震利也打進熱線。然而,他卻帶來了一個並不樂觀的消息———“衣裳鷂”和“肚蜂鷂”這兩種本土風箏面臨失傳。

 浙東傳統風箏發源地在餘姚

北京的沙燕風箏,南通的板鷂,濰坊的龍頭蜈蚣風箏,名氣都蠻大。在寧波,最有名的就是“衣裳鷂”和“肚蜂鷂”。段震利告訴記者,在寧波乃至浙東地區,“衣裳鷂”和“肚蜂鷂”兩種傳統風箏的發源地就在餘姚。它們在全國風箏界也有一定地位。

“在寧波,市區原本是沒有風箏的,風箏大都是從餘姚農村流傳過來的。”出生在餘姚的段震利從1988年開始接觸風箏,不僅在全國比賽中獲得過金牌,在放飛和製作技術上也很有造詣。在他的老家餘姚農村,還流傳着這樣的歌謠:“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鷂子”,“正月鷂,二月鷂,三月糞缸鷂,四月當柴燒”。據段震利介紹,歌謠説的是放風箏的一些習俗。在寧波,正月和農曆二月都是放風箏的最佳時節。

 歷史悠久傳人卻寥寥無幾

據歷史記載,風箏在我國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不過段震利表示,餘姚的“衣裳鷂”和“肚蜂鷂”的年代無從考證。“從曹雪芹著作的《南鷂北鳶考工志》中可以找到北京沙燕風箏的資料,可是寧波的風箏幾乎沒有史書記載。”據他推測,“衣裳鷂”和“肚蜂鷂”很可能是最傳統的民間產物。

如果一定要考證年代,我們或許可以從餘姚流傳着的風箏傳説中找到蛛絲馬跡。古人在竹竿上晾衣服時怕被風吹跑,用一根繩子牽住,結果整件衣服連同竹竿都被風吹起飛舞在空中,有能工巧匠就據此做出了風箏,這就是我們寧波最古老的“衣裳鷂”。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產物,卻已經幾乎失去了傳人。段震利坦言,在寧波專業的風箏放飛者大約有10人,他們在全國的風箏大賽上都沒有見到過“衣裳鷂”和“肚蜂鷂”,會製作的藝人更是寥寥無幾。初步估計,除去常年生活在餘姚農村的個別老人外,僅存的專業製作藝人只有2-3名。

肚蜂鷂:最符合飛行原理的風箏

北京的沙燕風箏屬於比較適合放飛的風箏種類之一,比它還要適合放飛的就是餘姚的“肚蜂鷂”。4根毛竹,4根種田繩,“肚蜂鷂”的框架就可以搭出來了。簡單的上下結構,用毛竹搭成的兩扇翅膀,拼接處鏤空,下面一個圓形。整個造型看起來像一隻圓肚蜂,“肚蜂鷂”就是因此而得名的。“把風箏放平,如果從底部看,兩扇翅膀微微向後方翹起,形成元寶翅。”有着18年理科教學經驗的段震利認為,“肚蜂鷂”的造型是最符合飛行原理的。

衣裳鷂:可以不用繩扎的風箏

三橫一豎,最下面的橫比上面兩橫短上一半,這就是“衣裳鷂”的框架。“如果放飛技術和製作技術過硬的話,甚至不需要繩子扎就能放飛。”在《南鷂北鳶考工志》中,曹雪芹把風箏製作稱為風鳶四藝,即扎、糊、畫、放。因此,製作好的風箏只有成功放飛才能算製作工藝全部完成。

段震利還強調,在餘姚,傳統的“衣裳鷂”和“肚蜂鷂”在“畫”這個步驟中,並沒有特別的花色。“‘肚蜂鷂’顧名思義,畫成圓肚蜂或者蝴蝶最常見;餘姚最傳統的‘衣裳鷂’則畫成龍袍的顏色款式最具本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