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洛陽鳳戲牡丹紋繡裙2創意

民國洛陽鳳戲牡丹紋繡裙2創意

這條馬面裙腰圍107釐米,長91釐米,為民國時期繡品。
民國洛陽鳳戲牡丹紋繡裙2圖片來自 洛陽刺繡P254。
此繡裙的裙料為紅色綢緞,以白布為腰,裙襬及口乾沿以金黃色齒輪花邊,裙門以平針、打籽及辮子繡針法繡出“一對喜鵲、梅花、蝴蝶、菊花”圖案,裙背以平針與打籽繡針法繡出“蝴蝶、綬帶鳥、牡丹”等圖案,並飾以墨綠色網狀流蘇;在裙門左右幅上採用平針及輔助針法繡滿“纏枝葡萄與綬鳥”圖案。整個繡裙有以下幾層寓意: 在中國傳統習俗上,喜鵲被認為是一種報喜的吉祥鳥。梅開百花之先,是報春的花。所以喜鵲立於梅梢,即將梅花與喜事連在一起,表示喜上眉梢。畫面繪有兩隻喜鵲,寓意“雙喜臨門”、“喜上加喜”。由菊花與蝴蝶組成的圖案,寓意“蝶戀花”。蝴蝶在牡丹花上翩翩起舞,寓意“捷報富貴”。由鳳凰、鸞及牡丹構成的圖案,稱為“鸞鳳和鳴”。鳳是傳説中能給人民帶來和平、幸福的瑞鳥,因此作為吉祥、喜慶的象徵,鸞是中國古代傳説中鳳凰一類的神鳥,鳳凰是能給天下太平的吉祥鳥。又傳,鸞與鳳的組合常以一雄一雌為象徵,比作夫妻相隨。鸞鳳和鳴即是比喻婚姻美滿,夫妻和諧。葡萄喻“多子”,綬帶鳥喻“長壽”,二者結合寓意“多子多壽”。該繡裙所繡花紋運用了平繡、打籽及辮予繡等多種針法,圖案由黃、粉、綠、紫等色組成,並施以金線,使色彩富麗奪目,花瓣層次豐富,愈顯多彩多姿,針紋重疊微凸;利用變化的線條和各種色彩以及不同的針法,將鳳凰、牡丹、菊花、綬帶鳥以及葡萄等花鳥融合在一起,形象真實生動、玲瓏可愛,襯托出完美的藝術和視覺效果。